保卫处 龚正保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汉大学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维护稳定为中心,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安全防范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措施,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营造了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确保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一、加强内部保卫,确保校园安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落实领导责任
学校对维稳、综治、平安校园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学校成立了“维护稳定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学院也相应建立有工作小组,日常工作由院党政办公室承担。同时,学校还建有依法治校工作、国家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工作、消防安全工作、保密工作、网络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公寓管理工作、饮食管理工作等多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或委员会。
(二)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部署,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学校明确校、院党政主要领导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在其业务工作范围内实行“一岗双责”,并建立和实行了校院两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综治工作实绩档案制度,用以记录和考察干部综治工作,有效保证了工作的落实。学校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相关工作,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维护校园稳定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有关问题。
(三)确定管理目标,落实综治机构人员,完善考核机制
学校每年年初,召开综治工作专题会议,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总结部署工作,学校主要领导与下属51个学院、单位、部门主要领导签订《江汉大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责任范围和管理目标。各学院、单位、部门将工作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进行分解,将工作责任细化,明确落实到人。学校还将综治工作目标列入单位和个人绩效考核的内容,年终进行考核。
二、加强目标管理,全力维护校园稳定
(一)完善干部职工管理体制
加大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力度。坚持将干部职工管理纳入综治考核范畴,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校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江汉大学“七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并积极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将法治教育作为党委中心组、干部和教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为学校推进法治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落实单位基础防范工作
加大“七防”建设力度,增强防控能力。加强人力防范建设。全校配备有专职保卫干部,从事安全保卫管理工作,聘请了保安员,承担门卫值守、校园巡逻任务,建立有“校园110”队伍,按照“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要求,承担校园24小时接出警救助任务。加强物质防范建设。学校配备有防暴头盔、防刺背心、橡胶警棍、安全钢叉、电警棍、辣椒水、脚叉、腰叉、盾牌等防卫器械,配备有校园巡逻汽车、四轮及两轮电瓶车。在学校重点部位安装铁门、铁栅,重要贵重物品配置有保险柜,对易燃、易爆、有毒药品统一购置,集中存放,严格管理。加强技术防范建设。建有ETC车辆进出校园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今年新建交通测速系统,正在建设平安校园二期视频监控系统,学生宿舍每间寝室都安装有烟感报警系统,有效的提高了火灾发生时的处置时间。同时进一步加强心防、阵地防、环境防、机制防建设工作。
(三)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加强群体性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确保校园平安。学校制定有《江汉大学校园秩序管理办法》《江汉大学治安秩序管理暂行规定》《江汉大学反恐怖主义工作预案》,根据当前的防暴反恐形势,成立了“江汉大学防暴应急小组”,24小时待命,快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防止校园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
强化值班制度。学校建立有校务值班制度、校风巡查制度,每天安排有1名校领导带班,两名科级以上干部值班,负责掌握全校各方面情况,及时指挥、协调、处理突发紧急事宜,在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期,实行双岗双班。保卫部门每天安排有人员24小时值班,学校防暴应急小组24小时在校内待命,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四)加强防范处理邪教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反邪教工作,建立学校、职能部门、学院三级反邪防邪网络,齐抓共管,多措并举,落实反邪教工作。学校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邪教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反邪教工作,建立学校防范邪教渗透工作机制,坚决防范各种邪教组织向校园和青年学生渗透,坚决防止邪教组织对学校滋扰破坏,坚决防止师生员工涉邪教问题及事件发生。扎实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学校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珍爱生命”的校园氛围,努力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
(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掌控校园舆论导向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学校成立了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网络信息与教学设备管理中心负责落实网络安全管理责任主体,建立电信运营商校园准入制度,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和党委宣传部统筹协调,按照积极利用、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开展校园网络服务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学校先后制修订了网站管理制度、网站巡检制度、网站安全应急预案、网站群建设程序、部门网站建设审批办法、部门网站上线审批制度等规章制度。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有关政策和标准,通过组织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措施建设和等级测评,落实等级保护制度的各项要求。采购了网络态势感知设备、网络安全服务等,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党委宣传部制定了《师生员工网络文明公约》《关于学校官方微博客运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校园网络信息的发布实行审查审批,对网络舆情安排有专人24小时进行不间断监控。建立专业工作群和讨论组,完善校、院两级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对网评、跟帖、微博等网上舆情的跟踪监控,做好相关舆情处置预案,尽量减少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
成立网络安全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由52名在校大学生组成,主要负责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发现违法有害信息、网络安全漏洞等,为院校及全市树立安全规范用网良好形象。武汉市公安局市局网安支队、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江汉大学相关领导参加了授牌仪式。
(六)建立学生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
我校积极开展学生网格化管理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了学生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铺设了网格化专线,学生基本信息纳入到市综治办网格化统筹管理,校园网格化管理相关信息也共享到武汉市网格化管理基础信息资源池中,参与到武汉市网格化管理的社会服务相关体系中。学校建设了智慧校园工程,其中设置有“平安校园”板块,将学生网格化管理充分的融入进平安校园建设管理,视频监控系统已与公安局对接,提高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三、齐抓共管,积极创建和谐校园
打造亮点,共建平安校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平安校园建设夯实基础。学校成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会建有健康与发展部,还有学生社团心理学社,各学院配备有专兼职心理教育人员,形成了校、院、班、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江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获评“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中心”,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2017年湖北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加强警校共建,共筑安全防线。学校密切与公安部门的联系,沌口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与我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七大类13个项目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开创武汉警校合作新模式。我校与开发区公安分局在我校共建了开发区禁毒宣传教育基地;与武汉市公安局联合举办了“万名警察进社区——平安校园行”的宣传活动;每年联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举行不同主题的“119”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及大型消防实战演练活动等。
全国首个“校园无人警局”落户江汉大学。为方便学校师生办理警务相关业务,助力平安校园建设,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公安分局在我校开发建成了全国首个24小时无人值守的“校园无人警局(AI警局)”——“车都公安便民服务E站”,现已成为服务师生的新窗口,也是宣传平安建设的新阵地和新平台。
我们始终坚持以维护学校稳定为中心,以安全防范为重点,以人防为主要手段,建立健全物防、技防网络,努力做好心防、阵地防、环境防、机制防各项工作,恪守“积极预防、确保安全、救危解难、服务师生”的工作准则,打造平安江大,为全体师生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美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