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十九大精神,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发布者:李银霞发布时间:2019-04-18浏览次数:1325

财务处       于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应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要求。党委书记李强强调,“‘人努力,天帮忙’。在全校‘双一流’建设大踏步发展的征途上,师生员工都是主角,校内校外都是主场。”校长张幸平提出,要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学习与应用,深刻理解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变革,培养未来社会急需的人才全校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制定了《江汉大学地方一流高校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并配套制定了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申博与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科研水平提升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以及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和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六大工程”实施方案。

近几年来,财务处积极跟进高校财务共享平台现状和趋势,抓住政府会计制度变革的重大契机,对比高校新旧会计制度,分析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给我校财务管理工作以及高校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共享平台与高校新旧会计制度的无缝对接构建符合新制度要求的高校财务共享平台评价体系,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为助力“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和一流管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构建财务共享平台框架

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不断开拓创新,先后推出了“江汉大学财务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完善了“校园统一支付平台”、网上报账系统和预算管理系统,近期又推出了资产共享管理系统。财务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给广大师生提供了点对点的查询和服务功能,“统一支付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和使用,实现了“全自助、全天候、全覆盖”的“无现场、无现金”收费模式。“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的上线,完成了全年报销业务的近90%,明显改善了各学院的财务报销人员排队时间长的局面。稳步推进《政府会计制度》,于2019年初成功上线了财务管理系统6.0版,成功实现了新旧会计制度的无缝对接。正在推进的“银校互联支付系统”,可短时间内完成转账操作,实现无现金支付,将大大提高资金的支付效率和安全性。

二、优化财务共享平台业务流程

财务管理系统由所有的财务核算模块组成,包含收费管理模块、会计核算模块、网上审批模块、薪酬管理模块、银校互联模块、预算管理模块、决算报表模块、表汇总模块、票据管理模块、档案管理模块、税务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在内的全部财务核算功能模块业务集成共享将科研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采购与招投标管理系统、后勤财务系统等与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安全、快速、准确无误的数据对接,在数据口径标准化的基础上,打通原有系统间的壁垒,实现业财融合

三、建立业财融合保障机制

学校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全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为决策层提供快速、有效、全面的数据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构建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在确保信息有效传递的同时,加强数据的管控,保障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一)资金保障

加快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优化高校财务共享平台,是建立在先进的网络设备和系统软件集成的基础之上的。财务处不断寻求软件开发商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数据库进行多元开发,加之高校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调研、实践、创新、进步的长期过程,后期维护必不可少,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大量的资金支持。

(二)人才保障

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后期的运行及维护,使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发生较大的改变,简单、重复的部分将实现自动化,更多高度信息化、复杂化的工作致使财务工作难度加大。未来财务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实时掌握最新的财会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操作技能,还应构筑“T”型的知识结构,并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和相应的通用技能。高校应加快完善引才育才聚才机制,为高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专业化、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才储备。

(三)风险管理

财务共享服务是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建立并优化财务共享平台,是一个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复杂工程,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制度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还需要提升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和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