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院 郭志勇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最重要的是全面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将学风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全面协同、落实推进学风建设。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推进学风建设有如下思考:
一、探索“三全育人”,壮大学风建设主要队伍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形成“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学风建设要在完善十大育人体系过程中融合推进。
专业老师在学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学业引导,探索课程育人,一是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有学术成就,增强创新精神,加快知识更新。二是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锤炼教学技巧。三是不断加强社会服务,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实践意识。四是要不断改进师德师风,提高政治素养,有敬业精神,加强道德修养。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班主任选聘程序、工作职责、考核办法。辅导员要认真落实谈话制度、听课查课制度、寝室走访制度等。辅导员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学生做好思想上引导、学业上指导、生活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深入开展交心谈心,全面熟悉、深入了解学生。经常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院领导和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等沟通交流,及时协调、处理学生中发生的矛盾。深入发掘和精心培育先进典型,让优秀学生发挥引领作用,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关注问题学生,扎实开展深度访谈,认真细致地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干预、转化工作。
加强党支部、班委会、团支部“三位一体”建设,建立能团结学生、有凝聚力、战斗力的班委会、团支部,与班主任、专业教师密切配合,创建和谐班集体,加强班级规章制度建设,民主管理、依法办事。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考核、激励等管理工作。
二、做好入学教育和学业指导,深入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风建设内在动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目前他们在学习目的方面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专业认识不足、缺乏发展规划等问题,在学习动力方面存在对专业缺乏兴趣、易受学习氛围影响等问题,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自控能力欠缺、时间管理不当、不善于主动学习等问题,在学习态度方面存在缺乏吃苦精神、学习动机功利等问题。因此增强和提升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所在。
做好入学教育和学业指导。辅导员和班主任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从入学教育阶段就组织开展专业教育。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专业思想,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丰富大学学习内容,增加学习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规范学生学习方式行为,圆满完成大学学业,从而提升自我文化素养。了解学分制选课基本情况,能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指导,检查督促学生按时选课、按时缴费,对选课情况异常的要及时予以纠正。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奋斗精神,为良好学风的形成打好学生价值观基础。认真研究分析学生情况和学生家庭情况,掌握学生思想特点、动态及思想政治状况,能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定期组织召开班会,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学习活动。深人开展“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朋辈学习互助工作。加强学长引领和学业帮扶、学习交流。发挥学生骨干的典型示范作用,深入开展“榜样的力量”主题教育活动。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初步心理问题排查和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高度关注生活、经济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对高危学生要特别关注,早教育、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三、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加强考勤和课堂纪律管理,营造学风建设严肃氛围
加强考风考纪宣传教育工作。考风是学风的具体反映,考风考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风建设的质量。在考试周前至少开展一次考风考纪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学生诚信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考试纪律。对在任何考试中出现作弊行为的学生,严格按学校规定给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严格课堂出勤管理,规范学生请假流程。因事、因病必须按照学校请销假管理办法履行请假手续。通过严格、规范执行考勤制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出勤率。对无故旷课的学生,按照学校违纪处分办法,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
规范课堂学习秩序。要求学生在行课期间应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集中精力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课堂上严禁出现玩手机、睡觉、吃零食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提高上课抬头率和学习质量。
严格早晚自习要求。对安排有早晚自习的年级,要求学生前往指定教室自习。倡导其他学生主动到空余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自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四、开展学业预警,密切家校联系,加大学风建设协作力度
加强学分制条件下对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学院、学生、家庭三结合教育的功能,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学业预警办法。通过对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可能或已经发生学习问题、或完成学业困难的学生进行警示,告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补救、帮扶措施和危机干预。通过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对在校本科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引导、监控,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学业预警分类: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学业预警工作程序:确定学业预警学生名单、下达《学业预警通知单》、警示谈话与帮扶、通知家长、家长面谈。
五、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增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效果,开拓学风建设多元渠道
针对学生特点,创新活动形式,组织、指导、激励学生参加校、院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和竞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具有专业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包括特色早、晚自习、晚点名和创意大赛等,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优化项目选题,提高学生参与率,组建好学生团队,加大宣传力度,保障活动安全。组织指导学生经常性地开展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者精神,提高学生公民意识和服务社会意识,热爱公益,修炼品行。
六、做好学生奖惩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树立学风建设激励导向
有效开展助、贷、勤、减、补工作,做好学生奖励评优和奖学金评审工作,努力做到无差错、无投诉,公平、公正、公开。对学生违纪行为进行处分,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明确、程序正当、处理适当。做好各类奖学金、先进集体、文明寝室的评选与表彰工作,及时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教育的影响力。健全学业保障体系,减轻家庭困难学生经济负担。对学习落后、影响学业的学生,根据学校学籍管理办法给予相应处理。
七、开展安全、卫生、文明寝室建设,营造良好的宿舍学习环境,关注学风建设重点场域
加强寝室学风建设。指导学生建立融洽的室友关系。严格执行公寓管理规定,加强宿舍管理,每周查寝,检查寝室安全、卫生、文明、纪律状况,学生无使用明火、私拉电线、使用违禁电器、豢养宠物、聚众起哄、闹事、擅自在宿舍外住宿等违反寝室管理规定的行为。完善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党员骨干)查寝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在宿舍内的行为,倡导文明生活,创设安全、有序、舒适的宿舍生活环境,营造浓厚的寝室学习氛围,最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杜绝各种违规违纪现象。
八、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强化学风建设检查监督
落实“以生为本”,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学风建设评价考核机制,学院成立由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的学风督查小组,制定值班表,督查学生到课情况,及时教育引导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携带食物进教学楼;每天查课,维护课堂秩序,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课堂纪律执行情况。
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很多,包括学生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影响等。学校因素中包括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管理与监督、文化氛围等。本文主要从学院学风建设角度提出了若干思路和举措,从认识和实践都有待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