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职 学思践悟 做新时代党的教育事业的奋斗者

发布者:李银霞发布时间:2019-05-29浏览次数:2531

社会服务与发展规划处        吴菊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整个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体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前段时间,我积极认真参与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活学活用,努力做到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指导当前的各项工作。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面我谈几感悟:

      第一、把握要义,领会精神,做到入脑、入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作为一名中层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理解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的时代背景,充分认识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国教育大会的战略要求,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行动姿态,做到“九个坚持”。特别是在教学工作上,要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做到立德、立业。作为一名中层干部,一是要全面树牢卓越意识。卓越是一种品质追求,追求卓越是一种精神状态。围绕卓越目标,我始终牢记高标准、严要求是教学科研的永恒真谛,树牢卓越意识、遵循极致标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做到服务武汉,面向湖北,放眼全国。二是要努力培养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输送更多有信仰、有理想、有品格、有才华的优秀人才到祖国需要的广阔天地建功立业。围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要求,进一步狠抓人才培养,坚持育人为本,追求质量立业,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四位一体的教学效果。三是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成为“信仰坚定、师德高尚、教学精湛”的人民教师。坚持育人者先自育,全面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家国情怀。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自觉履行德育责任,让精心育人、精研学术成为行动自觉和文化自觉。四是切实加强党对当前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社会服务与发展规划处日常工作中,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江汉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建强处室干部队伍,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教学科研中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落实,将党的领导体现在教学科研的各个方面。

 第三,苦下功夫,狠抓落实,做到育人、育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一是要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的学习和研究,使之进教案、进课堂。二是要牢牢坚持“六个下功夫”,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对标全国教育大会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扎扎实实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教学科研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三是要紧紧围绕一流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切实转变自身教育思想观念,巩固基础,聚焦短板,着重加强德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四是要强化自身师德师风建设,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潜心教书育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作为一名高校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人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老师的能力水平决定了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努力做到“视学生如己出”,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营养、打造更坚实的基础。五是要引导学生刻苦读书努力学习。要引导学生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深厚的学养、过硬的本领只能通过刻苦学习获得。作为高校老师,要从严格整顿教学秩序着手,认真查找日常课堂教学和科研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狠抓教学秩序,努力把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让即将毕业的学生有危机感、让刚刚入学的学生有紧迫感。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高等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做好党的教育事业的根本遵循。作为高校老师,我们肩负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使命,这是新时代给予我们的责任担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领域,抓住机遇、超前布局,全力推进我校有武汉特色和中国视野的“双一流”建设。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行胜于言、久久为功的扎实行动,加快推进教学科研改革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