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助推物信学院一流学科建设

发布者:李慧中发布时间:2018-12-29浏览次数:1368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助推物信学院一流学科建设

物信学院詹志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江汉大学作为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能否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做贡献的高素质人才,取决于大学教育;而高质量的大学教育取决于高质量的学科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步走战略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指明了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此次学习,结合学院实际,我认为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作为理工科学院,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流人才的历史使命。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必将助力一流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断推进和深化学院的一流学科建设。主要思考如下:

一、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进一步加强学院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院是一流学科建设的主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师座谈会、专家诊断会、学生恳谈会等,找到当前学院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结合具体的问题,召开动员大会,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理顺学院内部管理,如教学管理、师资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严格遵循十九大报告精神,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做好学院顶层设计

做好学院一流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提高一流学科建设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要在全院召开学科建设动员大会,并邀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在听取专家诊断意见和建设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现有学科发展基础,找准方向,做好一流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结合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召开本院交流会,认真听取教职工的意见,结合学院现有师资力量、实验平台、科研水平等条件,对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进行优化,使之更加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发挥优势学科作用

立足现有学科结构,以优势学科带动一流学科体系建设。物信学院现有包括物理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在内的7个专业。学院有一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两个武汉市重点学科,还有两个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专业。学院要立足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发挥优势学科专业的示范效应,以优势学科带动全院一流学科体系建设。同时,在一流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增强优势学科建设的同时,一方面大力扶持有优势学科的专业,另一方面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形成“基础专业+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三位一体的一流学科体系建设方阵。

强化学科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学科队伍建设,以人才助力一流学科发展。人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障。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学院要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人才建设举措。“走出去”,一方面要把积极扶持本院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选出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其出国或去外校深造或访学;另一方面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和教学环境,鼓励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改革。“引进来”,一方面是要积极采取措施,充分用好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措施,到省内国内乃至海外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团队或高水平的人才,来学院工作;另一方面要搭建平台,吸引高水平人才加盟学院,为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助推力。

借力省级平台优势

依托省级实验教学平台,以助推一流人才的培养。目前,本院已有包括“湖北省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湖北省电工电子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湖北省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内的多个省级实验教学平台。在一流学科建设中,一流人才的培养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学院的人才培养要依托现有省级实验教学平台,发挥省级平台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创新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助推科研成果转化

积极推动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加大学院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目前,学院确定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转化的力度不够。这其中既有转化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也有成果本身的市场价值不够的原因。学院以后要加强引导,在应用学科领域强化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的科学研究,在企业与学院研究人员之间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