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才培养优势 打造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中的江大方案

发布者:李慧中发布时间:2018-12-29浏览次数:1224


发挥人才培养优势

打造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中的江大方案

军(后勤集团)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1978年,江汉大学复校。40年,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40年,江汉大学与武汉携手风雨,共存共荣,见证“武汉,每天不一样”的飞速发展;40年,江汉大学求真务实,不断突破,为助力武汉建设、服务“三化”大学汉打造人才智慧方案。40年是一段经历,也是一种沉淀,更是厚积薄发的动力。

本文选取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为视角,将武汉片区建设与江汉大学服务地方发展相结合,认为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的建设将是武汉腾飞的新增长点,武汉片区建设的人才理念与江大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健全的人才政策体系为江大服务武汉片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新时代江大“双一流”建设势必成为武汉片区发展的智慧方案。

一、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的人才理念与江汉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无缝对接

2013 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自此,全国性的自贸区开始逐渐兴起。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中国(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自由贸易区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建立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自由贸易区试验区,预示着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工作正式摆上议程。

同月,国务院印发《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从总体要求、区位布局、主要任务和措施、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就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列举了六大任务19项措施,其中专门提出“构建人才支撑系统”,并全方位、多层次地为人才支撑系统构建提出意见。中央的谋篇布局为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的推进描绘了大格局、指明了新方向。3月底,湖北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方案,适时推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实施方案》,方案中强调人才理念、突出创新的发展思路。此外,作为武汉片区的主战场,武汉东湖高新区专门制定了《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2017年实施方案》,同时,“双自联动”、《关于支持创新创业发展新经济的政策清单》、光谷“开放十条”、“一号工程”等等系列实质性的人才措施逐渐落地,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明确的方案。

梳理以上发展方案,“人才”被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表明了武汉片区建设对人才的紧迫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武汉市属高校人才培养及输送创造了环境与机遇。

江汉大学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重点高校,具有鲜明的地方属性,一直以来坚持服务武汉建设的定位,为武汉市的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如今面向武汉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省市重大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战略产业发展需求中寻找新学科专业生长点,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建立了密切联系。恰逢其时,2018年初,江汉大学入围湖北省 “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作为唯一一所进入省“双一流 ”行列的市属高校,可以说,江汉大学肩负的服务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更重了,同时也势必培养输送更多的人才,为武汉发展建设贡献更强的智慧力量。

无疑,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的人才理念与江大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无缝对接,对于江汉大学而言,这是发展的机遇,更是腾飞的动力。

二、健全的人才政策体系为江汉大学服务武汉片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17年,武汉市在全国率先成立招才局、招商局等,树立以人才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先后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等,对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打造人才高地的建构了健全的政策网络,也为江汉大学服务武汉片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

近年来,武汉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的重要作用,将校友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助推武汉经纪发展的新突破口和新引擎,积极推进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一时间得到了武汉各大高校校友的纷纷响应。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其开发程度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对武汉片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首先,校友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力;其次,校友资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旦得到合理运用,将产生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再次,校友资源是武汉片区建设的重要产业资源。因此,作为以吸引校友资源回汉的工程项目,“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探索创新变革的重大尝试,之于武汉片区乃至湖北省的经济生态建构具有重要作用。

东风起,江大为!年初,江汉大学召开了2018年首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迎来了市属高校的“首秀”,此次江大专场共签约28个项目,签约金额达到650余亿元,[]引进了一大批先进技术与建设项目。可以说,江汉大学正在为武汉片区留住人才贡献力量。

(二)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

2017年新年伊始,武汉市刮起一股旋风:市区“一把手”进校园宣讲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活动、人才公寓建设、落户及创业帮扶等系列政策落地。随后,武汉公布《关于进一步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汉创新创业的意见》,正式启动“大学生留汉工程”,对于在汉创业大学生,给予了实质性的优惠政策保障,一是取消多项毕业生落户限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2年内在武汉市就业、创业的,均可以办理城镇落户手续;二是新就业大学生可享公租房,为大学生提供住房保障;三是鼓励大学生服务基层;四是提供创业担保基金,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江汉大学立足实际,顺势而为,联合各级政府出实招:2017年4月,“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宣讲活动进高校——黄陂区走进江汉大学活动召开,邀请江大学子到黄陂创业就业;2017年12月,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江汉大学共同举办的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在江汉大学举行;2018年10月,江汉大学与蔡甸区委区政府共同举办“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武汉2018年秋季校园巡回招聘江汉大学专场,等等。

在武汉市生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2017年留汉就业比例达到71.38%,这是“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有力呼应。[]

(三)“城市合伙人”计划

“城市合伙人”计划一经推出,就因其创新的工作理念、激励政策、服务体系,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武汉“城市合伙人”计划于2015年推出,在建设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人才链、完善资金链、配套政策链等方面落实了不少优惠举措,围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和智能制造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选拔吸引产业领军人才、知名创业投资人和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有了这些举措,经过2年时间的沉淀,武汉已聚集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成为创新创业高地,对武汉片区乃至湖北自贸区的建设产生了重要意义。

一方面,“城市合伙人”计划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参与到武汉建设中;另一方面,“城市合伙人”计划有助于吸纳海外人才加速武汉城市建设,同时这项计划也为海外人才提供了新机遇,帮助有意归国创业的华侨华人找到创业的“着力点”和“兴奋点”。从“合作”到“合伙”,再到“合力”。目前,武汉市通过“城市合伙人”计划,一大批创新项目正在实施,为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的腾飞保驾护航。

武汉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城市合伙人”计划契合了市委市政府“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的精神实质,正是武汉片区打造人才高地、建构人才体系的政策支撑的重要缩影。

三、江汉大学“双一流”建设势必成为武汉片区发展的智慧方案

1912年,黄兴、宋教仁等筹建江汉大学,此后,江汉大学历经了筹建、解散、组建、整合,如今,江汉大学学院健全、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层次提升、校园环境完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如果将江汉大学拟人的话,那它无疑是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的。

当前,江汉大学正全力推进 “双一流 ”建设。制定了《江汉大学地方一流高校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并配套制定了推进学校  双一流  建设的实施方案。[]因此,结合武汉片区的发展,立足“双一流”建设契机,江汉大学势必为武汉片区的发展提供更为完善的智慧方案。

一是,将“双一流”建设与武汉片区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人才培养的内生机制。由武汉片区形成的产业聚集和发展提升了对人才的需求量,江汉大学作为唯一一所进入省“双一流”行列的市属高校,对武汉片区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担负着无可推脱的责任,而要实现这一责任,建立内生机制,培养“造血”功能是基础。目前,江汉大学以求真务实之风,加快改革步伐,结合“双一流”建设,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即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申博与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科研水平提升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和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结合“双一流”建设方案,一是坚持特色办校,主动融入武汉片区发展,围绕“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城市合伙人”计划,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二是坚持改革强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立足学校实际,勇立改革潮头,加强建立现代大学特色治理体系;三是坚持人才兴校,结合学科特点及优势,构建学科顶尖团队、学术研究大师、专业人才汇聚的人才培养结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坚持定位,培养“三性”人才,尤其是应用性人才。首先,坚持人才需求导向,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急需管理人才、物流人才、大数据分析人才、经贸人才、IT人才及各类业务人才,可以依托本校学科发展的重点,并结合自贸区对人才的需求,为培养这类人才创造环境,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目标是提高在应用人才,通过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强化学生的专业结构和应用技能,为学生成为自贸区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积极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结合自贸区的发展需求和趋势引,强调创新研究和研发,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为自贸区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为此,加大对创业学院的投入力度,配备一批具备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及专业能力的师资队伍,积极建设实验室、情景模拟训练室、实践实训基地等信息化和实践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进行理论只是转化为实践创新提供机会和条件,促使其转化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自贸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40年来,改革开放助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人类进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方案;40年来,武汉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腾飞,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以实际行动力证“每天不一样”的发展速度;40年来,江汉大学与武汉共荣共进,相信在接下来的无数个40年,江汉大学会一如既往坚定目标,抢抓机遇,为武汉片区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武汉发展提供智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