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专版报道附属医院抗疫事迹

发布者:李慧中发布时间:2020-04-29浏览次数:1496

424日,长江日报专版以《一切以人民的健康为根本》为题,报道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期间,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实现双零目标。

  

一切以人民的健康为根本

321日,武汉48家医院全面恢复日常诊疗,为非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疗服务。1个月来,作为全市第一个恢复非新冠肺炎门诊的市级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量突破5.5万人次,住院患者达2128人次,开展手术500余台,医疗工作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从发热门诊到隔离病区的建立,从定点医院收治到非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一切都是以人民的健康为根本。武汉市第六医院公布一组数据:在没有一个外援的情况下,发热门诊累计接诊患者近2万人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325人,治愈出院患者1248人,重症救治成功率高于全市三级医院平均水平。其中,治愈出院的105岁患者是湖北省年龄超过百岁新冠肺炎患者之一。

在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市六医院积极响应党中央要加强医护力量和医疗资源统筹,兼顾其他患者的日常就医需求,逐步恢复正常医疗秩序的要求,迅速启动非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继续延续无假日医院服务模式,推出门诊延时服务,为市民正常就医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线上+线下”“院内+院外

1248位新冠肺炎治愈者提供个性化院后服务

喂,您好!我是市六医院护士。想问一下,您现在身体恢复得怎么样?”“恢复得都挺好的!谢谢你们关心!”410日中午,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胡钰拨通了王爷爷的电话。她一边做电话随访,一边将王爷爷的健康状况一项项记录在《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随访登记本》上。

王爷爷是院后随访团队随访的最后一位治愈出院患者。截至315日,市六医院共治愈出院了1248位新冠肺炎患者。随访团队负责人胡钰护士介绍,26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了12人的院后随访团队,对所有治愈出院患者逐一随访。

    市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承红介绍,患者治愈出院只是第一步,出院后如何做好隔离观察,如何安全、有效、快速地实现病情复诊,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医院成立随访工作小组,在病人出院2-4周进行电话跟踪随访,重点询问体温、咳嗽、呼吸困难、喘气等症状以及用药情况,为每个人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治疗监测康复一体化的健康管理体系,为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做好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李承红说,随访工作小组除了帮助患者解决肺康复等共性问题以外,还会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评估相关功能后,给予个体化的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促进出院患者全面康复。

    据了解,每个月随访小组都会对这些患者至少随访一次,跟踪患者的康复情况。并采取线上+线下”“院内+院外相结合的模式,开设康复线下实体门诊以及线上门诊。


个人最快当天拿结果单位预约上门服务

38天为3万余市民提供复工体检

请大家相隔一米排队,这边登记预检后,就可以进来体检了!”422日上午8点,武汉市第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已经开门体检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复工体检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在门口做好登记、预检分诊后,到相应检查区域有序等候体检。据了解,市六医院从314日在全市率先推出复工体检以来,38天已为3万余市民筛查体检。

中心高峰时,一天为3000人进行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CT检查。市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孟庆华介绍,为防止体检人员交叉感染,医院将医疗区与体检区严格隔开。市民带好身份证直接到体检康复楼一楼即可开单体检。当天上午检测,最快下午拿到结果;如果是下午检查,第二天可以拿到结果。体检中心可为团体提供上门体检。

转为接诊非新冠肺炎患者以后,市六医院在全市率先恢复了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等高风险门诊。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诊室一医一患一间,医院仅用一天时间极速拼装建成一个200平方米的康之屋缓冲区,改门诊在每层楼设置缓冲区为统一集中在一楼的康之屋缓冲区更衣。更衣完毕后,医务人员经专属电梯到各楼层看诊。此举,在全市尚属首创。

为方便市民就医,市六医院及时开通了网上医院,为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及非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线上医疗服务、网上配送药品,减少途中和院内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截至目前,网上医院接受线上问诊近万人次,网上配送药品300余次。


设直达专用电梯派保安24小时值守

为近百名透析患者保住生命线

中断肾透析对于肾病病友来说,就等于生命结束。武汉市肾病病友协会会长、透析患者余明勇说,抗疫期间,武汉市第六医院努力保证血液净化中心运行,为近百名长期透析的病友保住了生命线市六医院的这份救命之恩,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感激!

125日,市六医院被征用为第三批发热定点医院。当天,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出决定:关闭血液净化中心。没有地方透析,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一位长期透析的患者满脸焦急地找到了院长刘建华。又转诊来30多名透析病友。透析患者抵抗力低下,是新冠肺炎感染的高危人群,血透中心继续运转风险极大;但其他非定点医院透析中心均是满负荷运转,无床位可以承载近百名患者。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刘建华院长当即拍板:血透中心继续开门,为百名透析患者保下这条生命线。为将感染风险降到最低,他连夜召集相关负责人开会,商量制定了专通道、普筛查、严防控的对策。设立专用通道和直达电梯到血透中心,派保安24小时在出入口值守。同时,针对入院透析的肾友集体筛查肺部CT、核酸检测,确保透析病人都是非新冠肺炎病人。患者进入血透中心之前,要手部消毒,并换上隔离衣。

    此外,在预检、透析前和结束透析对患者实行三测体温制。由于流程合理规范,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其间没有发生一例透析患者感染。透析室刘峻峰主任说。


一天开辟8个单间的隔离发热病区,穿脱20次防护服过关再进红区

双零感染完整保存医院战斗力

在成为定点医院期间,我们医院院内患者无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无新增感染,实现了双零目标。医院负责人称,能在战疫中完整保存战斗力,既是医院攻坚战决胜的关键,也是医院迅速恢复医疗能力,快速投入到非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关键。这一切都得益于医院快速识别、早期预警和迅速应对。

去年12月中下旬,发热病人明显增多,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新年第一天,院长一大早就到院区踩点,发现老血透中心既有门禁,也有现成的三区两通道,最适合改建成发热病区。仅用一天时间,就开辟出有8个单间的隔离发热病区,并给每个单间紧急配置了独立的空调。他将全院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统一集中转到隔离病区治疗,有效防止了疫情在院内蔓延。

出现首批医护人员发热后,医院当天就撤销了12楼的甲乳外科,改建成医务人员隔离病区。接触过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近80名医护人员全部进行体温监测和CT排查,发现异常后立即进行单间隔离治疗,阻止了医务人员间的交叉感染。

我们医院此前没有感染科病区,只有感染门诊,也就是说,成为定点医院必须迅速调整观念强化意识。医院负责人说,医院迅速组织全院人员参加院感培训,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重症监护室、隔离病房等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反复进行强化培训演练。要求至少穿脱防护服20次,合格了才能进红区。

每次去病区检查,重点看医护人员的防护是否到位。纪委书记每天上班前都会到地铁出口守着,监督医护人员戴好口罩后再进医院。除了早期有少数医护人员感染外,我们就是靠着这些笨办法,在成为定点医院后,包括行政人员、清洁工、保安和后勤人员在内的所有人员没有一例院内感染发生。


N95口罩按岗按天精准发放每5分钟实时更新救治数据

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助力打赢攻坚战

如果没有及时建成科学的物资管理系统和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我们这场仗不会打得这么有序。在全院所有职工看来,医院的这场抗疫攻坚战能打得如此漂亮,跟去年医院的一系列升级改造密不可分。

抗疫之初,医疗防护物资极其紧缺,捐赠来的防护物资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够用于临床救治。不能让医护人员没有任何防护就上战场去拼命!分管防护物资调配的纪委书记高艳梅一边积极接受社会捐赠,一边发动全院力量筹措防护物资,利用SPD物资管理系统,按人、按天、按不同岗位、按不同防护级别,将防护物资精准发放配送到每一个人,确保每一位一线医护人员都能防护到位。我们就是靠着科学的物资管理,挺过了最艰难的两三天,避免了战斗性减员。

去年1220日,医院信息系统整体升级上线。仅仅只过了半个月,就派上了大用场。信息科长刘小元介绍,每隔5分钟,系统会实时将包括发热门诊量、各病区出入院人数、危重病人数、呼吸机及中药治疗情况、死亡病例等核心数据,直接传送至指挥部的大屏幕上。指挥部专家团队可以随时调阅所有病区每一位病人的电子病历资料,信息系统会为专家组提供智能化分析报告,并提示病人的极危值,协助专家进行病人的分层管理,让医院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更加精准地投入到重症患者的救治上。

去年,市六医院报废了医院的制氧机,改由专业医用液氧供氧,并对所有病房的吸氧装置进行了彻底改造更新。对新冠肺炎患者而言,氧气是救命的。我们每间病房都有氧供装置,且新装置供氧压力强,有效保证了患者的救治。器械科主任周金和透露,所有的改造升级原本都是为了医院发展之需,却为这场战疫提前做好了准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市六医院还赶在疫情之初抢购了500多台取暖器和500多床棉被、毛毯,急购150台无创呼吸机和大量血氧监护仪、床旁血气分析仪等急救设备。正是他们对疫情的提前预判,为后期临床救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每个隔离病区都有呼吸科专家每位重症患者都由专家组集中研判

多学科团队一体化治疗提高重症救治率

成为定点医院后,市六医院在72小时内建成16个隔离病区和2个重症治疗隔离病房,成立了以呼吸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组成的新冠肺炎专家指导组,并把呼吸科医生分配到每一个隔离病区,确保所有隔离病区医疗救治同质化。

指挥部建立了危重及疑难病例每日集中研判制度。每天下午4点,专家组成员和18个隔离病区负责人集中在指挥部开展危重及疑难病例讨论会,对每位危重及疑难患者进行集中研判,确保重症患者一人一方案。

同时组建了心血管、呼吸、消化、重症、血液、神经、影像等专业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团队,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情况,采取多学科会诊,使患者获得更科学、更及时、更全面、更优化的诊疗方案。

救治难度较大的患者,集中转至有优势力量的重症医学科和呼吸重症监护病区治疗。每天研判会都要对头天讨论的病例进行治疗追踪,再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我们收治的105岁患者,是在泌尿外科主任管理的隔离病区治疗痊愈出院。多学科团队会诊制定治疗方案,专家组集中研判,确保了患者治疗同质化。院方表示,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上,初期没有很成熟的方案,大家都是在治疗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

中药汤剂的运用为医院打赢这场战疫发挥了作用。疫情之初,医院就部署熬制防疫中汤剂,每天发放给全院职工,为一线医务人员筑起一道防护屏。随着疫情加重,指挥部第一时间组织医院中医专家,聘请全国知名老中医,根据治疗指南,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制定了抗疫中药16号汤剂方,临床汤剂使用率达到98%以上,不同组方在预防、治疗、康复各个时段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撰文:刘璇袁莉罗瑶刘望李苗图片:袁莉罗瑶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