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触动江汉大学商学院老师心灵的学术盛宴

发布者:test27发布时间:2011-04-19浏览次数:2457

 

――记武汉大学博导叶初升教授在商学院经济与管理论坛上的演讲

 

201147,在J01B112,一次触动江汉大学商学院老师心灵的学术盛宴在这里如期举行,主讲人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经济评论》执行主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叶初升教授,题目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的经济学”。叶老师以深厚宽广的学术功底、严谨较真的学术品格、幽默风趣的语言打动了商学院在场的院领导和全体老师。在2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叶老师阐述了经济学理论的演进历程、中国的经济学转型、现代经济学教育和现代经济学研究四个非常重要经济学学术和教育问题。在讲到经济理论演化的时候,叶老师用及其简练的语言、高屋建瓴的视野介绍了从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演变的历史。叶老师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现实经济现象或经济事实的实证科学,早已告别了理性思辨的时代,并指出现代经济学的特征,即形式化的数理逻辑、实证化的计量分析、计算机工具的应用、多学科融合、研究的微观、动态、非均衡、演化趋势,强调现代经济学已经由理论思辨发展到精确化、工程化。叶老师认为,中国的经济学从1978年以后开始现代转型,现已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开始从研究问题与内容层面,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层面的推进。主要表现有:从偏重于规范分析,到强调实证分析、强调规范分析的实证基础;从偏重于生产关系方面,到强调资源配置及其背后的经济主体选择行为;从偏重于思辨推理(定性分析),到强调数学分析(定量分析);从文字经济学,到模型经济学。叶老师强调,转型中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随意生搬硬套,二是清谈经济现象,高论经济政策;应当在前进中克服或扬弃。在谈到现代经济学教育时,叶老师认为,大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创造能力;现代经济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与数学分析能力。虽然,讲座已经超过了两个小时,但在叶老师讲到现代经济学研究时,在场的所有老师还深深的沉浸在讲座当中。最后,叶老师介绍了现代经济学学术论文和经济学科普文章以及政策咨询报告的区别、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前研究、研究阶段、研究过程、现代经济学学术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特质和要求。叶老师希望在场的老师们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争取做到: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并运用于中国经济实践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克服现有理论与方法的局限性,进而实现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撰稿人:商学院魏玉平

                                                 2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