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部署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刘延东 (2010年8月27日)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这次电视电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各地学习贯彻情况,安排下一阶段工作,重点部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刚才,袁贵仁同志介绍了全国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情况,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作了说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河南、云南6个省(市)的负责同志汇报了前一阶段学习贯彻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安排和打算,讲得都很好。 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各地各部门把学习贯彻作为重要任务,紧密结合实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会议进行传达学习,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各省(区、市)正在抓紧制定本地教育规划纲要,积极筹备教育工作会议。二是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协力,抓紧研究出台重大政策措施。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承担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重大任务,着手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争取尽快启动重大改革和发展项目。三是教育系统积极主动,以多种形式推进学习贯彻工作深入开展。教育部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工作计划,部党组成员分赴各地开展宣讲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组织学习讨论,深入研究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四是全社会学习宣传持续深入,营造了贯彻落实的良好氛围。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各类学校到社会各界,积极学习和宣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积极宣传和解读教育规划纲要,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高度评价,对教育改革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全国上下形成了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扎实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允许和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试验。这些重要思想,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这次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原则。教育规划纲要通篇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从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等六个重点领域对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形成终身教育体系,都提出了重大改革政策措施;为了切实推进改革、尽快见到成效,还专门提出了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十大改革试点。总的来说,教育规划纲要是一部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的规划纲要。 现在,教育改革方向已经明确,重大方针政策也已出台,关键是抓好实施。把改革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今天召开这次会议,集中动员和部署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就是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以坚定的决心、积极的态度、扎实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准确把握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 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我们迎来了教育改革的大好机遇,具备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心很大。二是全社会对教育改革寄予厚望、关心支持教育改革,为教育体制改革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三是30多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为教育体制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四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从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来看,教育改革既涉及体制机制,也涉及思想观念,还涉及人的切身利益,社会期待很高,有些方面认识不尽一致。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比较多,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从教育改革的艰巨性来看,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任何一项重大教育改革的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教育政策措施的出台,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失误或失败,可能耽误一代人或几代人。教育不改不行,乱改更不行。从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来看,办好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推进教育改革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搞好教育改革必须统筹谋划,系统设计,试点先行,协同推进。 第一,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教育体制改革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坚持育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既立足基本国情,又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做法,努力冲破陈旧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要坚持服务大局,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增强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第二,必须把握改革的基本原则。教育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一要因地制宜。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级各类学校之间情况千差万别,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限于一种模式,不强求一个尺度,切忌“一刀切”,避免简单化。二要尊重首创。基层蕴藏着极大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只有各地各校紧密结合实际,针对实际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大胆探索和试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对在改革实践中涌现的新思路、新做法,只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应予以保护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