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雷万忠
一、概述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做到“两个融合”:一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学校“三性”人才培养目标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学校“三育人”工作的全过程,融入学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全过程,与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实现有机融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不断焕发出无穷生机与活力;二是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自身的能力、素质的提升紧密融合,要更加自觉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自觉地服务学校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为实现伟大梦想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尤其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整体部署,加快学校努力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步伐迈进,实现学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勇于担当学校国际化发展重任。
二、学校国际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国际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这也自然成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西南交通大学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于2017年12月29日发布了《2017年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2017URI)》。且在指标体系上确定了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交流、文化传播交流、国际显示度、国际化保障等7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等研究版指标体系。
三、学校国际化发展的建议对策
1、合理地建立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
为解决学校国际化发展目标与优化组织结构、建立规章制度等方面问题,解决途径如下:
1.1 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
为服务于江汉大学“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于江汉大学的国际化办学,设立了国际教育学院,学院的定位是学校开展国际教育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工作职责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和对外办学项目实施;学校留学生事务的管理;在校学生出国学习、短训的管理;在校中国学生的留学语言培训和留学服务等。根据各高校经验,大部分高校均具有类似的学院设置。
1.2 成立了外事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外事工作的领导,顺利推进学校国际化各项工作,经研究,成立了江汉大学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办公室、校纪委(监察处)、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校工会、教务处、科学研究处、研究生处、学生工作部(处)、人事处、财务处、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保卫部(处)、外事处、国际教育学院主要负责人组成。
1.3 发布了《江汉大学关于印发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17年10月24日,为规范学校招收、培养、管理国际学生的行为,出台文件《江汉大学关于印发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江校外〔2017〕53号)》,对在校国际学生的招生、入学、注册、办理居留许可、课程、住宿、餐饮等各方面问题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2、扩大对外合作交流项目
当前,我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校际交流项目较少,短期来华留学团组、江汉大学学生赴国外(境外)短期交流计划还有待完善。针对以上问题,解决方法如下:
2.1 扩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现有江汉大学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中外合作本科项目视觉传达专业和江汉大学与新西兰IGQ国际高尔夫学院中外合作高等专科教育项目社会体育专业(高尔夫运动员\教练员)等两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今后,在落实好学校已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布局,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配合学校总目标努力新增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的申报和管理工作。
2.2 扩展各类校际交流项目;
学校现有10余项校际交流项目。今后将积极围绕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能力,改进和完善学生海外交换生项目派出和交流管理机制,努力争取各方的支持和整合力度,扩大学生国际化培养规模,稳步提升各交流项目质量,探索创新与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的学生海外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暑期学校、短期课程等形式多样的国际化培养模式,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渠道。
2.3 开拓各类来华留学短期团组;
2018年度,我校已承接了第十五届韩国清州市青少年汉语进修班、日本交流生中国文化进修班、法国交流生中国文化进修班等。
今后将继续开展类似短期交流项目,利用好武汉市友好城市资源,开拓更多国家、城市、高校师生来我校进行短期交流,使来华留学生加深对各专业领域、中国文化的认识。
2.4 大力支持学生赴国外(境外)短期交流计划;
2016年7月6日,学校出台《关于印发学生赴国外境外短期交流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江校教〔2016〕29号)》,细则的制定,有利于学校基于相关协议(合同),大力组织在校学生短期赴国外(境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开展的学习、交流、实习以及各类学科竞赛、文体竞技和学术活动等,更有力地推动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和国际化办学水平。
3、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建立学生社团
2018年度,为丰富留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鼓励中外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学校积极组织、策划、参与了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并将继续加强留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和社团建设加强国际学生对江大对中国的友好感情,促进中外学生沟通交流;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国际学生事务管理和后勤服务管理水平,提高国际学生事务管理效率。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双语课程发展,逐步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的国际化服务能力,建设多元文化校园,努力营造多元文化学生交流平台,构建国际化的行政基础设施,为国际化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3.1 举办国际文化节;
2018年4月26日,我校举办了第三届国际文化节暨“声动五洲”中国银行杯国际学生中文歌曲邀请赛。活动由校团委主办,国际教育学院和彩风国际学生联谊会承办,中国银行、武汉灵动思维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赞助,同时还邀请了三峡大学、湖北理工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湖北医药学院、长江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六所高校师生前来参加。全校15个国家的300余名国际学生与校内2000余名师生均参与了此次国际文化节活动,引起热烈的社会反响,武汉教育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和长江日报等多家媒体均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3.2 组织中外师生参加第三届“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湖北赛区)”的比赛;
“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定期举办,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丰富在华留学生体育文化生活,展示在华留学生的健康积极形象和青春风采,促进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的全面了解,通过中外学生团队协作实现中外学生交流与融合。
第三届“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湖北赛区)”的比赛于2018年5月21日在武汉体育学院举行,我校代表队在学生人数少,学习任务重,备赛时间短等困难下,喜获3V3篮球比赛第三名、定向越野比赛第六名、体育艺术展示第八名和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并于6月7日至10日代表湖北省赴江苏大学参加第三届“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东南片区的比赛。
今后将继续参与由教育部、省教育厅、省外办、市外办、湖北省留学生管理协会等举办的各型各类文体活动。
3.3建立学生社团
学院于2016年9月组织建立了“彩风国际学生联谊会”,致力于帮助国际学生更好的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融入中国文化,同时搭建中外学生沟通的桥梁,帮助江汉大学中外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在社团的带动作用下,学院成功组织国际学生参与了学校运动会、筹划了彩风饺子节、“手牵手、共筑梦”中外师生联欢晚会、“新、星、兴”——中外师生2018年国际教育学院迎春晚会,2015、2016和2017年连续三年策划并出演了我校“榜样的力量”颁奖典礼暨迎新晚会的参演节目等。
四、综述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大学对于国家的贡献可以体现在科技创新、思想文化引领等多个方面,但最重要的体现还是在人才培养上。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决定了民族未来的走向和国家发展的高度。本人在学校国际教育学院工作,肩负着学校国际化发展重任,承担着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和对外办学项目的实施、外国留学生事务的管理、在校学生出国学习、短训以及留学语言培训与留学服务等职责,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和更大的成长空间,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要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成长。要建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努力提高育人成效。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奋进在新时代,一定要要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不忘育人初心,牢记历史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