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备用栏目  综合信息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网上法制征文比赛优秀奖作品

时间:2009-12-17浏览:306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校园安全是校园平安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载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创建和谐学校既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推进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而加强学校法制建设,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大学生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拓宽法制宣传教育渠道,在实践周我们开展各项活动,进行弘扬法制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法制宣传教育,为建设和谐校园而努力。同学们通过标语、张贴海报、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把法制宣传和十七大大精神相结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的法制观,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为学院的各项工作提供有力安全保障。真正的在学校里掀起了学法,懂法,守法的浪潮。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并进一步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法治氛围,弘扬了法治精神,增强了同学们的法律意识。

      青少年学生世界观没有完全定型,思维方式极不稳定,判断事情的能力差,遇到事情,一定要仔细思量,权衡利弊,心中有法,切不可头脑发热,误入歧途。应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大事想到法,小事也要想到法,平静时想到法,激动时更不能忘记法,时时刻刻都要用法律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特有功能,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这些功能奠定了它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此次活动就是为了教育好我们,而大学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他们观念新颖、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同时他们又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因此,在高校落实以人为本,必须首先考虑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基本特点。具体而言,要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为师生员工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建立以个和谐美丽的校园, 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好。

    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大力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校园,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校园,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这对于促进高校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就会创建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我们要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而法制教育就是校园和谐的不竭动力,以法制教育增和谐、以法制教育促和谐、以法制教育求和谐、以法制教育保和谐,以和谐促平安,谱写校园和谐平安的乐章.,构建法治、文明、和谐的校园。

      为建立我们和谐的江汉大学而努力吧.

 

(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