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学习  党风廉政

李君如、詹国枢、鄂云龙、叶青谈“互联网时代如何参政议政”

时间:2011-03-14浏览:2010

 

■ 网络参政议政出现不和谐声音并不可怕

  [詹国枢]:今天我们座谈互联网和参政议政这个话题,我想大家对互联网都很熟悉,但是互联网怎么参政议政,这个事情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今天上午政协闭幕,我和李校长参加了闭幕式,我们真正体验了一把互联网的参政议政。首先,请李校长讲讲,因为李校长对互联网、中国的政治、经济都颇有研究,我们想请教李校长一个问题,有人说互联网时代将对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很大的改变。请教李校长,你觉得互联网对我们现代生活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改变?

  [李君如]: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这个事情是在20多年前,当时有个风靡全球的一本书,叫《第三次浪潮》。我在那个时候在书面上看到了这个观点,后来又出了“纳斯达克大趋势”,那个话讲得更尖锐,叫互联网扁平式的信息传递方式将冲击一切自上而下的治理体制。这是20多年前,当时中国互联网还没有进来,但是有书本知识,1995年,我在美国英特尔学习,那直接是学习互联网,是操作也好、考察原理也好,在毕业的时候,摩尔定律的发明者Gordon Moore先生听了我们的汇报,他说你们可以提出问题,我说我有两个问题[详细]

  ■ 政府应使网络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

  [詹国枢]:有网友问,网络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民意,政府上应该以什么态度看网络的言论?

  [李君如]:网络反映民意,我想应该可以成立的,但是网络成为反映全部的民意,我觉得还是打一个问号的,上网的人,或者在网上发表意见的人,究竟在我们人口当中占多少。我们知道,中国上网的人非常多,在网上发表意见的,利用博客或者微博发表意见的,那就是相对有限的,这是一个量的问题。第二,如果分层的话,像叶局长、詹总这样的有领导身份发表微博的人不是很多,因为大部分领导身份的人,可能通过另外一个渠道发达,信息的来源通过文件就可以了解了。因此,我觉得网络上补充的就是无法通过官方渠道来发表信息的群体通过网上来发表,这是社会很重要的舆论阵地,一个新的传递平台,这部分人可以在官方渠道里发表意见,可以成为一个互补。 [详细]

  ■ 网民应该对网络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

  [詹国枢]:我们还听到一种说法,其实李委员在美国多年前就预示到这个问题,就网络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它有它的长处,但是还是有它的短处,比如刚才叶局长说的微博魅力很大,但是微博也有一个很短的短处,140字,到了141字就在那儿闪,就上不去。

  [叶青]:我建议长期用微博发东西的要慎重,因为我建议再好好的读一下,最好连标点符号都不要错,我有一个体会,叫覆水难收。

  网上,去年7月份大概骂了我一个月。后来发完了以后,别人骂了以后,就把我骂清醒了,我很同意鄂老师的观点,你刚开始写微博,好像很随意,很牛,你是专家,但是你写10条可能有1条犯一点语言的错误,这个时候网民骂你,是非常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