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是相对于其外延建设而言的。高等学校外延建设就是指教育的各种硬件设施的改善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等等,而其内涵建设则是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服务社会功能的强化等。内涵建设有利于高校进行科学定位,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有利于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期致力于内涵建设,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采取得力措施,修订培养方案,加强团队建设,强化服务功能,突出发展质量,吹响了加快内涵建设的号角,切实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修订培养方案,提升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学计划的修订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今年是学校的“教学改革年”,2009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是今年教学改革的“重头戏”,学校对此高度重视。5月26日,学校召开了2009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阶段性工作总结汇报会,出台了2009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这标志着培养方案的修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的成果。一是思路清晰。依照“厚基础,重技能”的要求,围绕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需求,围绕气象类专业教学的特点修订教学计划,注重强化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二是准备充分。从2008年11月启动修订工作到今年5月中旬定稿,修订工作历时达7个月,反复研讨,集思广益,在十几次修改的基础上定稿。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推进性。三是理念明确。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实施分类培养、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加强本科生基础和技能的培养。四是后续跟进。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顶层设计完成以后,后续工作要及时跟进,关键是要重视各个环节的实施落实。要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在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的选用、教材编写选用、辅修和专业技能证书等环节要严格把关、全程保障,强化学生岗位指向性的基础和技能训练,做细做实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工作。2009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出台、完善和实施,为学校培养更加适合中国气象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期学校要陆续启动2009年下半年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负责人的选配和学分制配套机制的构建等工作。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科研产出
育人是根本,科研是先导。科研工作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我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为了更好地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团队建设,提高科研产出,6月中旬,学校举行了校级科研机构与创新团队建设动员大会暨科研机构授牌仪式。为了创新科研工作的平台,2008年9月学校就遴选出7个理工科校级科研机构和15个校级创新团队,遴选出4个人文社科校级科研机构和4个校级创新团队,12月制定并发布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机构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将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今年6月,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应用气象研究院、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研究中心、信息工程技术研究院和地球系统遥感研究院等7个理工科校级科研机构和气象工程管理研究中心、民国文学研究院、体育科学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4个人文社科校级科研机构。校级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的成立,是我校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我校实现“跨越三年,争先进位”目标的重大举措。此次动员大会明确了以下几点:一是明确了科研工作的基本理念。学校把“教育是立足之本,科研是发展之路,服务是能力的检验”作为科研工作的基本理念,积极探索提升科研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二是规范了校级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校级科研机构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做到工作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学校将通过定期评估、动态优化管理等手段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使科研工作有重点方向,并要提高科研产出。三是规范了校级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学校将打造一个从国家到省市、校级、院级的立体创新团队体系。创新团队建设的根本导向是“四高一专”,即高等级的科研项目、高额度的科研经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高层次的成果奖励和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整合力量,切实促进学校科研工作持续发展。创新团队的工作重点要渗透到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近三年来,我校全力推进气象工科、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发展,连续实现科研到账经费、课题项目数和科研获奖等翻番增长,2008年科技经费突破亿元。校级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将开展广泛的合作,打出我校品牌,走出一条“开放发展、联合创新”之路,使我校的科研工作实现新跨越。
强化服务功能,助推地方发展
服务社会是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拓展和深化。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学校加大了服务社会和地方的力度。一是注重与地方政府的合作。6月25日,我校与宿迁市人民政府举行了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双方签署了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这是我校服务地方、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今年2月,我校与宿迁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搭建了双方科技合作的平台。此次我校与宿迁的全面科技合作,将促使我校全面、准确了解宿迁科技发展的需求,也为宿迁与我校在产业、研发和人才等方面的深入互动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实现区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宿迁市更加重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好地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为此,宿迁市大力实施“走进高校”产学研合作系列活动。针对宿迁市的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将在全面把握宿迁科技需求后,与企业实现点和点、项目和项目的对接,切实使双方的科技合作又好又快地开展起来。二是注重与企业的合作。我校充分利用学校人才、知识资源优势主动推进校企联合,在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6月9日,我校与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南京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协议,三宝智能交通研究院落户我校。这是今年年初以来签约共建的第三家企业研究院。此前我校就与江苏集群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中网卫星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共建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集群软件应用研究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卫星通讯研究院。共建企业研究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也使学校提高了科研成果产出率与转化率,能有效增强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孙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