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新华社发自缅甸仰光的消息称,昨天(4月3日),中国清明节之际,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举行了纪念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70周年座谈会。会上,中国驻缅甸大使李军华发表讲话说,为了实现缅甸华侨华人的心愿,要尽快为中国远征军建造纪念丰碑。 为中国远征军建造纪念丰碑,这是何等好的一件事啊! 为那些挽民族于危亡,惊天地泣鬼神,在异国他乡慷慨赴死的远征军将士们修建纪念丰碑,这又岂止是缅甸华侨华人的心愿,这不分明是所有为远征军的英魂所泽被的中国人的心愿吗! “兄弟们,向前走!兄弟们,向前走!五千年历史的责任,已落在我们的肩头,已落在我们的肩头。日本强盗要灭亡我们的国家,要奴役我们的民族,我们不愿做亡国奴,我们不愿做亡国奴。只有誓死奋斗,只有誓死奋斗,只有誓死奋斗!”这段迸发着电花石火的铿锵话语,出自屡建奇功、终在缅甸野人山战斗中以身殉国的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之口。这段话,吼出了中华民族的血性和气概,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历史胸襟和铁肩道义,堪称中国远征军的“出师表”和壮行歌。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阶段进行的旨在保卫和打通交通线,与驻缅日军展开的一场殊死战斗。中国军人联合英军和美军,以巨大的战场牺牲,为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贡献了中国的一己之力。返顾历史,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远征军的以命相搏,就没有西南大后方的安全,就没有日本侵略者的加速灭亡。70年过去,生活在先烈们为之泣血、为之献身的国土上的后人,不是早就应该为那些葬身异域的中国军人建一座铭刻其英名的丰碑吗! 铭记远征军的丰功伟绩,铭记每一位为国捐躯的远征军将士的名字,是历史的要求,是良心的要求。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忘记历史,无以言道德;抹杀历史,无以谈良心。记住历史,就是要记住历史的细节,就是要尽可能地记录、记载那些塑造历史的每一位人的姓名和所为。有了细节的历史,写满了有名有姓的人的历史,才有可能让后人“为鉴”,才有可能成为激励或警示后人的教材。 在记载先人的功过上,任何有意无意的疏忽和轻慢,都是对历史的亵渎,都是对前人的忤逆。如此,人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要不惜巨资要找回几十年前战场上的士兵遗骸,并以国旗覆盖之,专机运至家乡。让战士安息家乡、魂归故里,那其实是对后人的慰籍,也是对公民进行的最好的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而这种历史教养,正是国民养成道德的最原始根基。残缺的历史,养成的只能是残缺的道德。 中国人讲历史、说先人,愿意用“铭记”或“铭刻”这样的字句。铭者,刻也。一座丰碑,正是所刻内容的载体。远征军的历史已有70年,但相对来说,收集战死者的姓名应该不难,因而把烈士的英名铭刻在丰碑上就是可以期待的一件事。远征军之碑,应该铭刻上所有为国捐躯将士的名字,让每一个名字都对应上曾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大写的人。实际上,不止远征军,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可以为之立碑的英雄好汉!也不止英雄好汉,中国人的先人们,那些在战场上,在灾难中逝去的人们,都值得其后人为之立起纪念的碑坊。 在纪念碑上铭记每一位英雄的名字,可以从建远征军纪念碑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