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 王永平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做了3万余字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学习报告,倍感振奋,从字里行间真切地感受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炽热情怀,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激励和鞭策我们在工作中,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紧密联系实际扎扎实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
一、深入学习,用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十九大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好、宣传好。一是要组织好学院党员干部和教师职工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抓住重点,党政一班人和党员师生带头学习,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主题党日等教育活动,采取专题研讨、主题党课等形式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工作。要通过党员干部带动全院师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的头脑,统一教职工的行动,让每一位教师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内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们要密切联系学院实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采取措施加强师德师风的宣传教育,认真分析研判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立德树人”这个总要求建设一支师德师风过硬的教职工队伍。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学院内涵建设认真领会十九大精神,在建设一流学院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建设一流学科上明确目标、细化措施。总之要通过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明确新时代赋予的新任务,在工作中自觉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统一思想,积极推进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和“双一流建设”。
二、认真落实,用十九大精神做好当前重点工作。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首先要与当前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3月29日,学校宣布护理与医学技术学院并入医学院成立新医学院,这一重要决策,是学校在深入研判形势,面向发展大局、立足学校实际、广泛调研论证基础上,综合考虑、慎重研究做出的决定,是学校集中优势、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决策。当前,我们要认真落实校党委和校行政的要求,努力做好当前的重点工作。一是统一思想,要将全院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决定上来,统一到学院的发展上来;二是要维护好稳定,要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秩序;三要推进融合,尽快实现两个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深度融合;四要谋划发展,要始终围绕武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做好当前的工作,学院党委要克服困难、敢于担当。在工作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要求的:“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学院党政一班人带好头、做表率,围绕“抓住当前、谋划长远;平稳过渡、快速发展;埋头拉车、抬头看路”原则,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开创学院各项工作新局面。
三、不断实践,按照十九大要求推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报告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健康中国,关键在人才。对于我们这样一所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医学院校来说,培养大批适应新要求的医药人才是我们在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分析学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一要适应新要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要紧紧联系健康中国战略需要,联系地方卫生事业需要调整学科专业,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培养合格人才;二要按照新要求,调整课程体系,要按照“健康普及、预防为主、健康促进”等新理念,进一步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医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三要服务新使命,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健康中国这一要求,针对新时期对医护人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新要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健康中国建设输送合格的、高素质的医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