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滋养

发布者:test27发布时间:2010-10-28 10:51:13浏览次数:1855

 

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2010-10-28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关闭

    人类的生存需要一个充裕的物质世界,更需要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人是一个精神的存在,“惟有精神能够导向此在的完善并于此在的适应性与创造性之间维系平衡”。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追求和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精神作为人类灵魂的家园和人类心灵的港湾,对社会和历史具有能动性作用。

    人文精神为教育奠基

    人文精神是一个古老而永久的话题,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精神,它所关注的是人的价值世界,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由于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和探索,正确的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养育,能够使人类很好地处理生活世界与价值世界、物质享受与精神提升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新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下,更好地使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同时而又能恰当地防止它的负面影响,抵御科学技术给人类造成的不安和异化。从人文的维度来说,教育主要是接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

    教育须承诺知识的接受和智慧的开启,教育也须承诺身心的训育和人生境界的润泽与点化。境界涉及真、善、美、圣等人生价值的甄别与确认,所谓知识、智慧、身心健康只是从这里才可能获得相当的价值自觉。为此,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就要注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人文精神的养育,培养他们的价值理性;引导他们以哲学的睿智重新审视现代技术的价值观,使现代技术纳入人类和谐持续生存发展的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形成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

    雅斯贝尔斯提出的“人的灵魂的教育”越过了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恢复到教育作为精神陶冶的本质。“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我们要想振兴,就必须让教育的内涵超越实用的技术教育和宗教限制”。虽然教育离不开知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来充盈于人、服务于人、启迪人心,而决非把人变成某种知识的工具。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技能训练,但训练是为了涵养人的整体智慧,而不是把人当做训练的机器,使训练成为与人的心灵隔离的异己的活动。尽管知识技能的传授不可缺少,但真正的教育必须超越于此,而上升到培育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心灵的高度,以接近教育的本质。因此说,做人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人是有思想、有认知、有意志的高级动物,而人的知识、情感和意志并不是书本知识能够给予的,也不是从考试的卷子上能感悟到的,更不是由分数来决定的,需要对人文课程的学习与领会,需要对知识的“体察涵泳”方能汲取其中的人文意蕴,获得人文素养,塑造人文精神。

    塑造人文精神要贴近心灵

    这就要求各个学科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应符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要求,在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也重视人文知识的灌输,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融合,重视各学科的交叉渗透;还要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实际操作。教师应善于挖掘各学科中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塑造与培养的知识和因素,采取合适的方式加以拓展,尤其要抓住人文学科课程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塑造与培养人文精神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就是与伟大的心灵进行交流,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陶冶学生,使人与精神文化融合统一,即通过文化来阐释人,通过人去界定文化,这样,在教育视野中的人是整体的人,教育则是“文化过程”,它不仅能帮助人汲取文化价值,也能塑造多维的、有深刻内心体验的人。人文精神蕴含于文化之中,学习主体难以直接把握,需要通过富有文化品位的教育和大量文化知识的积累、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需要主体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感悟人类的文化遗产,积极捕捉和把握其中的文化要素,对一定的文化要义切己体察。施特劳斯曾反复说明:“今人已无法与古人直接交谈,因而不可能通过聆听循循善诱的言说来接受他们的教诲和点拨;同时,人们也不知道,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是否还能产生他所说的‘最伟大的心灵’,即使能产生,又有几人能幸运地与他们在课堂上或在现实中相遇?好在‘最伟大的心灵’的言说是向今人敞开的,人们可以、也只能与那些心灵在其智慧的结晶――‘伟大的书’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