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排队与公共参与

发布者:test27发布时间:2010-10-28浏览次数:2417

 

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2010-10-28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关闭

    上海世博会行将结束,到24日,累计参观人数已经突破了7000万。16日,日入园游客超过100万。网友纷纷列出当日排队的情况:石油馆7.5小时、沙特馆7小时、德国馆6小时……这样的时间,让人感叹世博的吸引力,感叹中国人的热情,也感叹观博者在排队这件小事上所体现出来的公共意识。

    有从世博归来的朋友说,在世博,排队的秩序,实际上是大家在共同维护。如果有人插队,队内的人会自动维护秩序;引发冲突的话,插队者更会成为众矢之的。正是这样,排大队才成为世博的一道美丽风景。可见,主动排队不仅靠提倡,更是靠一种公共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这样的排队,正是公共参与的基本形式。有参与的意愿――秩序混乱会使每个排队者利益受损;有明确的规则――先来后到;有公开的监督――每个排队者都能看见;也有对结果的预期――只要排队,就能进馆……这些,让排队这件事的成本变小、效率变高。试想,如果排队每100米需要一个工作人员维持秩序,这种公共参与将节省下多少运营成本!

    实际上,我们还有更多、更丰富的公共参与实践。从汶川特大地震时的“救灾总动员”,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的志愿者;从网络上积极的建言献策,到不断完善发展的人大制度,“我国第一个告赢省政府的失地农民”张召良,状告公务员录用存在歧视的乙肝病原携带者张先著……公民的公共参与,不断推动着民主政治、社会管理的前行,已经成为发展的一种内生动力。

    无论是世博的排队者,还是状告政府、质疑法规的普通公民,他们所体现的公共参与,是现代公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强化全社会的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的重要一点,就是公共参与。而十七大报告中更明确提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可以说,这样的公共参与,正是公民实践“共建共享”的基本权利。

    美国学者普特南曾指出:公民参与是提高民主运转效率的“社会资本”。参与可以提高公民对公共政策的信任感,也可以很好地监督政策的规范执行,这些正是公共政策得以运转的关键。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不断分化,利益诉求日渐多元,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政策的执行,无论是解决矛盾冲突还是满足更多层次的需要,都需要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型,由管制型、封闭型行政向服务型、开放型行政的转型,都需要借由公共参与借力使力、形成合力。

    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的公共参与,仍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公共参与的机制还不健全――如蓬勃的网络参与仍处于自发的分散状态;公民参与的技术细节有待进一步完善――如“逢涨必听”的听证会变成了“逢听必涨”;缺少法律制度方面的“刚性”保证――如民间慈善组织遭遇的“身份尴尬”;一些人缺乏支持公共参与的理念――如“跟政府作对就是恶”之类的“雷语”屡有所闻。这些提醒我们,需要提高公共参与的能力和组织化水平,更需要保障和保护公共参与,构建相应的制度体系。

    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更影响到公民身份和权利重新解释。小到世博排队,大到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网络反腐”,都证明着政治文明、社会管理发展的应然与必然。(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