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布者:test27发布时间:2008-08-09浏览次数:5614

文明单位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生动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如何在提高创建能力、水平、实效上下工夫,我们认为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强化考评机制
要使群众性创建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把广大群众的创建行为引导到规范化的轨道上来,申报、考查、复评文明单位就要改革制度,优化考评机制,实行动态管理。(1)制定新形势需要的新的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实行文明单位动态管理,克服"重创轻管"的倾向。健全完善管理办法,用动态管理代替静态管理,对于那些荣誉期内标准下滑的单位,该警告的警告,该整改的整改,该搞牌的摘牌,杜绝"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现象。(2)加强公示制,增加文明单位评选的透明度。要加大群众的参与力度和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以及社会的监督力度。对所有的申报单位,文明办在评定前都要主动征求纪检、监察、组织、政法、公安、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意见,确保质量,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同时,要搞好信息反馈的记录。(3)检查评比要避免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要尽量做到量化、细化、规范化,并且便于操作自评、联评和测评,要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并把这种机制不断完善。
二、与时俱进,拓宽创建工作的覆盖面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单位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参与文明单位创建的主要以党政机关、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迅速发展,部分国有、集体中小企业在改制后也将
逐渐在为非公有制企业,原来的评比范围和评比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创建活动的涵盖面相对狭窄,创建活动的群众性程度降低,这必然会影响群众广泛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社会示范性。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单位的创建涵盖面也应该随之拓宽。
三、提高创建质量,克服一些不良倾向
文明单位是全社会关注的荣誉称号,要使其"含金量"不打折扣,名副其实,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要克服以下几种倾向:(1)"重评比、轻创建"的倾向。这种倾向在"评"
时"一窝蜂",下指标,搞推荐,忙验收,重程序,可日常的培育工作却做得不够。一些基层单位的领导在文明单位创建时,拉开"唯标是夺"、"唯旗是举"的架势,而职工群众
反应却比较冷淡.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如此创建没有达到全员发动、广泛参与的目的,群众没有在创建活动中真正受到教育,得到提高。(2)"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这种倾向把评定数量的多少作为创建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志,忽视了对质量的把关。数量过多容易导致滥竽充数,影响质
量。因此,在创建活动中应测算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评定比例,兼顾各个层面,即要扩大覆盖面,又要坚持标准,做到保质保量。(3)"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创建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走形式,要政绩,不考虑长远发展,创建活动很难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所以,文明单位创建一定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地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使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真正收到实效。
四、从实际出发,在求深、求实上下功夫
创建活动需要一定的形式,但不能搞形式主义。有一些单位表面文章做的好,看起来轰轰烈烈,却与实际问题不着边,群众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单位整体素质得不到真正提高。这种现象必须克服。要想真正搞好创建活动,就应该在"深"、"实"二字上下工夫。所谓"求深",就是创建活动不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要求讲创建工作的深度和力度。所谓"求实"就是要从具体事情抓起,扎扎实实的抓,一天也不放松的抓。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变成我们工作的重点,认认真真地为群众办好事,把创建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求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创建活动只有求深求实,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五、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工作的新路子
随着形势的变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必须不断探索创新。(1)工作思路和方法上的创新。创建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结合各单位、各行业的实际,做到形式与内容有机的结合,解决好如何提高人的素质的问题,即抓工作要从思想入手,抓思想要为促进业务工作服务,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同时协调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树立超前意识,深化创建活动的开展。(2)内容创新。由单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思想教育与服务渗透并举转变。要适应中心工作的需要。注入时代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找准"结合点",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本单位工作整体配合,形成综合效应。(3)形式创新。充分发挥社会宣传阵地的作用,唱响主旋律,使精神文明工作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寓教于乐,丰富多采,逐步使人们在参与多样化的活动中实现由单向灌输向自我教育的转变。(4)载体创建。把学习教育活动与本单位、本行业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培育职工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树立单位的良好形象,将教育培训与人才培育、文化教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相结合,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创建活动要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要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统揽创建工作,不断充实和拓宽创建标准。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活动的形式、内容、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规划,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1)要突出经济建设和业务工作,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衡量一切工作成败的重要依据,文明单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围绕中心抓创建,抓好创建促中心,做到齐发展、同进步、双丰收。因此,文明单位创建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单位的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应当在当地或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对国家和地方有较大贡献。(2)突出社会影响力,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明单位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要把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整体素质作为创建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作为党政机关,重点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机关队伍;事业单位应着重规范服务,提高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的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信誉度;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要着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优质规范化服务,大力倡导文明行业新风的创建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学校应注重抓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与规范养成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生产经
营单位,要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重点,着重提高商品质量、社会信誉和守法经营等方面的工作。(3)突出为民办实事,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群众办实事,要从最基本的和最小的事情抓起,把能不能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作为衡量创建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职工有较高收入和单位有较强的凝聚力,作为创建的重要标准,真正使职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实惠。(陈志国
李红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