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 才是群众的真正需要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杨知勤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的长期执政,是探索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大课题。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基层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肩负着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对新时期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以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建设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才是群众的真正需要。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造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所作出的独特创造。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革命和建设,包括党的自身建设、一切实际工作都必须贯彻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又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领导作风、根本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决定了一个政党的根本性质和作风,关系到无产阶级政党的生死存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无产阶级政党就能无往不胜;反之,就会失败,乃至变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基层服务型的党组织,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造,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基层党组织只有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主要任务,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地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地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只有党的基层组织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都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全体党员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不断凝聚强大力量,才能把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是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带来的深刻认识 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来提高执政能力,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一重大历史方位的变化,相应带来执政环境、执政任务、执政思维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改进党在基层的执政方式、领导方法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是要舍弃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统制的、管制的组织方式、领导方式和工作体系,自觉地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转到服务上来,以服务为基础,以服务为载体,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中,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来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带来的主要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党长期执政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把服务群众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通过服务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社会活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五、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带来的重要途径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十二五”发展的主线,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战场、主阵地。当前,基层党组织动员组织党员群众的有效资源和手段逐渐减少,要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切实发挥作用,关键是要探索一种机制,不断激发党员自觉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并通过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抓发展、群策群力促转型的强大合力。因此,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同步推进基层党组织转型,通过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机制,实现从行政型到服务型、从封闭型到开放型、从“家长型”到民主型的转变。 六、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是检验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有效方法 体育学院党委始终把服务师生、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党员作为主要工作和重要任务。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主线,以“创先争优”、“五好班子”建设、“两访两创”以及文明创建等活动为抓手,紧紧结合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二十个一”的系列活动。在“两访两创”活动中,走访调研了各系、教研室,召开了青年教师、民主党派、少数民族、退休人员的座谈会,收集了五十多条好的意见和建议,改善了各教研室的办公环境 七、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和发展趋势,符合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根本要求,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总抓手和主攻方向。 1、进一步明确以强化服务功能为核心的功能定位。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作用,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功能定位,把握好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是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着新一轮的深刻变革,必须以服务促发展、聚人心、保稳定。 2、进一步建立民主开放的组织运行机制。要健全民意收集、民事反映、民情分析、民声回应等制度,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形成党员民主参与服务全过程的有效机制。 3、进一步健全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的绩效考核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干部考核考评指标体系,提高群众满意度指标所占比重,切实增加群众在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中的话语权。 2012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