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王作俊 过去的2011年是商学院取得丰硕成绩的一年,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本学期初的中层干部大会上,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教学、社会服务、学生工作等学院评价方面取得了两个第一、两个第二、一个第三的好成绩,受到了学校表彰和教师、学生广泛认可。 回顾过去的一年,学院各项工作之所以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于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落实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各项精神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一年来,学院精心组织,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以深入学习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推动创新为目的,充分发挥党员师生在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等方面的主体意思,不断增强全院师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以及主人翁意识,在“深”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见成效,积极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切实增强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广泛动员,组织到位 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学院党委严格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要求,把党建理论与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全体党员明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提高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能力、促进办学水平的需要,是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为将活动深入到一线,落实到全员,保障创建活动正常开展、有效开展,学院党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宣传发动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制度措施到位。根据校党委工作部署安排,商学院党委在活动启动之初召开全院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动员大会。动员会召开后,院党委又制定并下发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坚持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带动学院中层干部学习、学院中层干部学习带动党员师生学习的“三级联动”学习机制,特别是在2011年下半年,学院党委要求将创建活动与“两访两创”活动结合起来,确保创建活动深入到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和学生寝室。书记、院长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第一责任人,以身示范带头学习,梁东院长结合学习撰写了落实十二五发展思考体会;学院班子成员把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要求科学拟定个人学习计划,建立健全读书笔记档案,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认真进行阅读,做好读书笔记,联系实际撰写调研报告,班子成员公开发表文章20篇,出版专著5部。同时,学院党委以 “江汉大讲坛”等为载体,再邀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以及荷兰汉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家教授作专题演讲,拓宽学习视野,努力使党员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二、科学实施,创新开展 为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不浮于表面,不走过场,不搞形式,真正在全院营造党组织示范引领和全体党员勤于学习研讨、勇于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确立“全员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理念,学院党委科学实施,创新开展创建活动。一是创新中心组学习形式,变“闭门学习”为“开门取经”。 2011年,商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以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形式,围绕“提升学习实效,打造五好班子”主题,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商育人大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校长杨卫东、校组织部部长代飚、校宣传部部长陈荣政等领导莅临参加并给予充分肯定。杨校长肯定了联组学习主题好、效果好,对于双方取长补短具有重要意义,达到了沟通信息、深化认识、研究问题的效果。他希望两个学院以创新中心组学习形式为契机,要把双方交流的成果运用好、发挥好,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共同为学校发展实现新的突破、新的提升、新的跨越作出新的贡献。二是创建学习载体,变被动学习为快乐学习。学院党委要求各系、办公室把总体要求与工作需求紧密结合,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平台载体和学习形式,在党员师生中开展一次学习研讨、一次调研、一次建言献策、一次帮扶教育等“四个一”活动,引导党员师生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大家快乐学习的兴趣。今年,学院党委还将围绕“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要求,结合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组织全院党员师生“都读一本好书,都写一篇心得”的读书教育活动,通过理论学习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热情,促进学科方向团队和教学团队的建设。三是树立典型,强化示范效应,大力实施素质大提升工程。学院党委在过去的一年狠抓“榜样力量”,通过板报、网络、经验交流等途径培植和宣传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涌现出的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发挥先进典型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表率和辐射作用。2007级学生党员彭婧“家困志坚,不坠青云之志”,入校以来严格要求自己,全面发展,学以致用,创业开网店,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网、光明网等中央媒体广为报道,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新时代的海燕”。学院乘势而上,在教学楼树立大型展板,在师生中发出向彭婧同学的号召,引导广大师生找差距、定目标,狠抓学习,提升素质,取得了积极作用。一大批学生以彭婧同学为榜样,努力学习,克难而上,在2011年各级学科竞赛和表彰中脱颖而出,4名学生党员获得国家奖学金,2名学生党员获得校长奖学金,学生团队连续第七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 三、狠抓落实,确保成效 学习的目的不只在于掌握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实践上,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师生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工作决策中,服务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 学院各系纷纷积极探索将学习转化成实践,组织了“教改经验交流”、“学习考察成果汇报”活动;举办“我为科学发展献一计”决策征集、“纪念江汉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十年共成长”演讲、微电影比赛等实践活动;推荐党员教师代表“三万”教育活动和省委“百名博士服务团”。 学院工商管理系在2009年 “感动江大”十大新闻人物顾震宇书记带领下把学习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上,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细致落实,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不断探索具有特色的专业办学模式,创新开设的《企业经营与竞争模拟实验(ERP沙盘)》课程,是商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评估的示范课程;2011年10月13日,省级实验示范中心ERP实验室获得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捐资共建;组建了跨系跨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面向学生和教师积极开展各项实验实践教学研究工作,节假日寒暑假全面向涵盖了商学院8个专业的学生和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开放,每学年开放实验人时数超过5000人时,开展了ERP沙盘模拟、市场模拟、HRM模拟、CRM模拟等各项实验和研究,成效显著,指导的学生团队连续七年取得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2010年更是荣获全国总冠军。 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增加社会认知能力,在服务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总支积极依托学生社团,发动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院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下利用所学专业积极服务社会。其中,长期以来坚持与省博物馆合作,利用假日参与“荆楚英华”活动义务讲解并促成“荆楚英杰”宣讲团来到我校进行宣讲。在2012年春运期间,他们在汉口火车站进行志愿服务,为春运返乡乘客提供帮助。商学院青年志愿者的善举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青年网、武汉晚报等媒体给予了肯定和报道,青年志愿者协会也入选2010-2011年度武汉十年最具影响力志愿者团队。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是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今后一个阶段,商学院党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还要紧紧围绕“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注重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创新载体,丰富活动,强化机制,全面提高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水平,为学校再一个十年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