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党委开展“铸魂育人”实践探索

发布者:test27发布时间:2012-09-14浏览次数:1412

 

全力培育青年教师孵化平台

――艺术学院党委开展“铸魂育人”实践探索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衡量我们的教育是否成功,关键靠质量;衡量我们的教育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关键靠文化。如何把教育质量的提升之路逐步培育成一种“铸魂育人”的文化,这是艺术学院党委近年来思考的主要课题之一。“铸魂”是“育人”的起点,教师应该是领跑者,作用力的对象是我们的学生。

在“两访两创”活动过程中,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高密度开展一对一访谈活动,广泛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收集、汇总、编类,形成了一系列整改方案,其中把“青年教师孵化平台”作为重要突破口来抓,重点在“铸魂”,核心在育人。

近年来,学院大力引进人才,一大批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武汉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著名高校的优秀青年教师走上教学岗位,给学院带来了新活力和新思维。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未来,学院高度重视并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着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构建,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着力拓展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青年教师入职后,学院便分四个环节开启“孵化平台”:青年教师座谈会、青年教师培训会、青年教师系列学术讲座、青年教师评价体系。

每年六月举行的青年教师座谈会是学院为青年教师举行的入职仪式。介绍学院情况,了解青年教师思想动态,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为青年教师传授经验,引导青年教师如何做到立德示范,如何去关爱学生,如何关心学生成长,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提升课堂魅力……,强调首先从心态上完成角色的转换。

 

在此基础上,学院夯实内功,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青年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的相对欠缺一度制约着学院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为此,学院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不断夯实年轻教师的教学内功,力求让新教师们通过学习和交流,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地充实,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尽快进入教师角色。遵循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培训原则,每年暑假,现代艺术学院党支部都会举行为期两周的暑期教师培训。学院根据日常教学情况将专业教师划分为骨干教师、授课能力较强的资深教师、工作满三年以上普通教师和工作未满三年的新教师等四个组别,设置“教研项目研究”、“说课”、“讲课”、“图片解读”和“作业点评”等密切贴近日常教学的环节,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需求,有的放矢地选取不同培训环节进行培训。同时引导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老教师们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教学深度,深入思考并不断总结,把青年教师纳入学院的科研团队和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实现向研究型的跨越,为学院科研工作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并解决了科研团队的后续发展瓶颈问题。

艺术专业教师课堂通常以“小课”为主,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教学质量高,但课堂人数偏少,优秀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的影响面还不够广,也制约了青年教师的深入发展。为了提升专业教师上大课堂、开大讲坛的能力,学院党委决定要求青年教师在学生中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向学生介绍自身的学术研究方法、科研成果和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背景知识。一年来,先后有8名青年教师开展了14场学术报告会,涵盖学院各专业方向,有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受到了学生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

教学质量监控仅是手段,根本目的还是纯化师德,提升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全体教师为学生的成人成才负责。学院在开展学生网络评教、专家评教的基础上,针对各专业方向广泛开展学生座谈,听取学生对青年教师授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学院通过教务办公室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分别开展2次教学质量恳谈会;每学年,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均参加针对毕业年级开展的教学质量反馈专题恳谈会,采取领导、老师与学生面对面座谈的方式,重点听取毕业学生真诚的反馈意见,根据意见进行评估,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青年教师授课情况反馈恳谈会,成为青年教师评价导航标之一。多年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一直呈现出形式性强、考核指标模糊、考核内容模式化等特点,为此得出的评价结果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教师一年的工作质量。因此,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是各大高校都在研究的课题。近年来,现艺党支部一直着力于完善专业教师年终评价体系,凸显出考核内容全面、考核标准量化和考核体系完整的主要特点。学院教师年终评价体系几乎涵盖了教学、教研与科研,班主任、教研室及教师在学院承担的其它工作。学院领导、教研室负责人、各行政办公室均参与分管工作的评分,加上公开述职和群众互评等环节,共同保证了教师年终评价的公平、公开与公正性。其中,每项评分内容都以量化形式考核,均严格按照明确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教师年终考核不再是通过投票的传统形式决定,而是严格遵守总分排名。与此同时,为鼓励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总分不是唯一标准,凡在任一环节评分中不及格者,将不能进入优秀等级。公平、公开、公正的评分体系、明晰、系统、量化的评价标准,既是教师一年工作的全面科学评价,也是学院专业教师发展的风向标。年终考核关系到青年教师聘用、工作晋级以及职称评定等各个方面。逐年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在得到专业教师认可的同时,也更好地激励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和知晓今后努力的方向。

实践证明,学院“青年教师孵化平台”是一项着眼于质量、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的“铸魂”工程,在院内形成了一种铸师魂、育师德、立师威、明师责的育人氛围,青年教师进步明显,并逐步凝聚成育人文化推动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