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引擎工程

发布者:曾琼娟发布时间:2017-12-18浏览次数:1243

商学院 陈军


     构建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引擎工程既是高校育人成才的价值回归,也是时代发展的理性诉求。一者,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发展廉洁教育形成廉洁人格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然要求;二者,高校是培育廉洁文化的前沿阵地,廉洁发展是高校的价值指向,在当前“双一流”建设中,明确提出了“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的重点建设任务,廉洁文化作为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校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层出不穷的大学生不廉洁行为抑成为现实驱动:以铺张浪费为表征的浪费型现象严重,据中国农业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部分高校食堂倒掉的残食,甚至一顿就超过1000公斤;以物欲横流为主的攀比型问题突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77.8%的受访大学生称身边透支消费普遍;以生活糜烂为代表的奢靡型案例迅增,近两年,校园贷引发的辍学、家庭破碎、自杀等悲剧历历在目;以抄袭作假为典型的舞弊型事件倍增,据新浪网调查显示,大学生考试时偶尔作弊的占40.34%,经常作弊的占 21.66%,从来不作弊的只占26.51%。大学生廉洁文化缺失现象愈演愈烈,这到底是学生的问题,教师的问题,还是学校的问题?亦或是诸多环节都值得反思呢?
     首先,认知观念的偏差是根本原因,一方面,对学校廉洁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通常认为,只有拥有权力的人才有腐败的可能,大学生不存在腐败的必备条件,因此,廉洁文化教育培养的对象则被狭隘地限定在社会权力阶层;另一方面,师生对自我在廉洁文化教育过程中的定位出现偏差,毋庸置疑,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师生共同参与,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师生认为廉洁文化教育是学校纪检部门的事务,与己无关。其次,教育环境的困境是外部因素,一方面,高校廉洁教育缺乏长效机制,学校全员参与的局面无法达成,廉洁教育队伍无法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廉洁文化教育制度保障不到位,尤其是缺乏切实可行的监督考评机制,导致在廉洁文化教育的过程与结果的评控上浮光掠影。
     因此,廉洁文化教育引擎工程有必要而且应该立即启动。其一,以思想引擎汇聚发展共识,思想共识是廉洁文化教育的前提,重点开展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航活动,实施核心价值普及行动、优秀文化传承行动、道德讲堂示范行动、诚信建设推进行动,落实文化宣传形象化、价值引导生活化,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二,以作风引擎强化模范引领,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要有针对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重点对象,适时开展廉洁警示教育、廉洁专题讲座、廉洁教育主题班会、廉洁倡议宣讲等活动,培育与强化重点学生群体的廉洁文化意识,形成校园廉洁行为大格局;其三,以制度引擎构建长效机制,一方面,完善责任机制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这一关键环节,努力探索完善廉洁文化教育的领导责任机制,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纵览全局,班子成员各司其责,形成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责任、齐心共建廉洁文化教育工程的良好氛围。在廉洁文化教育的形式上,要善用广播、电视、板报、专栏、网站、微信、微博等现代传媒,进行宣传扩散。将制度保障与形式创新结合起来,保障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完善考评机制是关键,建立一套高效实用的制度,将教师的廉洁文化教育纳入教师考评中,推进廉洁文化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全过程。
     有学者明鉴:要知道未来的社会,就要看今天的大学生。构建以大学生为核心的廉洁文化教育引擎工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