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发布者:曾琼娟发布时间:2017-12-18浏览次数:1642

招就处—范纯新


     几年没有看电视剧了,电视剧一般很长,的确是没有这个时间。但很认真很完整的看了《人民的名义》。首先说一说电视剧的名字,人民的名义,这么神圣的字眼,被真正的共产党员践行者,代表是人物是易学习、陈岩石等等,他们正直而不失原则的干一辈子工作,深得老百姓和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修养。剧中,陈岩石对沙瑞金说:他的一些做法群众满意,但是引起了“官愤”; 这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现象,语言之正切让人震惊。易学习敢于承担责任,不推诿,保护李达康;不畏权贵,无欲刚强,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人云亦云,在浮躁的当今安心为民建设,这样的干部已不多见。他们都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应该学习的榜样。
     而另一些人口口声声说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他们自唱高调,在党风不正之时之处,正直的优秀的党员却对付不了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苍蝇老虎得意洋洋,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玩味和熟思,正如剧中人,有人在埋头饯行着人民的名义,有人虽高调呐喊,却实则是践踏着人民的名义。
     该剧开场的第一案:“小官巨贪”赵德汉。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却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里藏匿着让人惊讶的“现金墙”。鄙视赵德汉之流,他不仅违反党纪国法,是由于物欲占有欲极强造成的;同时觉得他心理不健康,双从人格,生活在虚假中,时时刻刻都在假装中演戏,可伶他演的累,完全是个假面人,钱财没有使他心安理得,反而让他罪孽深重,他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简直是不可饶恕,这样的钱财有什么用?
     再比如,侯亮平要处理高育良的前秘书陈清泉前去向其汇报时,高育良言之凿凿地说道:“我们的人民检察院叫人民检察院,我们的法院叫人民法院,我们的公安叫人民公安,所以,我们要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永远,永远。”而当高育良败露之后,面对最后来看他的侯亮平,还放言高论:“为官者就得心正,心正则心安,心安则平安。” 这种既有官位保驾,又有大话包装的贪官,是最为有害的,也是最为可怕的,同时也是最有讽刺意味的。
     祁同伟则是从人民英雄走向反面的典型例证,没有了党性,而权力让他为所欲为,呼风唤雨,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跑官要官;疯狂的欲望造就了他的自我毁灭,他毁灭的很全面很彻底,信仰、人格、人性、真善美、党纪国法全然不顾,当然走向了人民的反面。
     这个剧很好,好就好在好人多坏人还是少数;好就好在沙瑞金书记代表着的组织是正派的,是好人可以依靠和信赖的组织。他尊重正派的陈岩石;他深入基层亲自发现了易学习;他包容且鼓励狮子型干部李达康干事业;他信任并支持着勇敢的被诬陷的反腐斗士侯亮平;侯亮平的勇敢值得我们学习,如果都明哲保身,好人怕坏人,党风社会风气不会好转,还会日趋极下,如果不是沙书记的支持,侯亮平也会被诬陷,无可作为;剧尾,沙书记建章建制管长远,人民真的期待沙书记这样的领导,能营造一个正确的工作舆论环境。
我还很喜欢剧中的季昌明,原则在心,但很会打太极权,他的工作方法很值得学习,他用他的智慧保护了反腐生力军。
     剧中的配角很多,都有血有肉,剧本好,好在真实,好在正能量,好在演员入戏。
     通过观看《人民的名义》,对十八大至今不断加码的反腐力度有了新的认识,深度契合中央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在对“反腐没有休止符”这句话从一开始的些许疑惑到内心确信的同时,也明白了反腐防腐是长久的,坚定党的信念不动摇,坚持思想警醒不放松,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才能确保初心。
     近年来,从中央纪委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和《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等备受追捧,反腐作品是反腐斗争在精神文明领域的投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艺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广大群众对《人民的名义》的追剧热情,正是对当前党中央力推的“打虎拍蝇”反腐的集中体现,一方面说明广大民众对待腐败问题的痛恨,对待腐败问题的厌恶,另一方面还说明人民对党的坚信和对党的好干部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