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继教思政服务终身学习

发布者:李银霞发布时间:2022-09-06浏览次数:1398

继续教育学院    郭志勇

 

近期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对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提出了改革和规范的要求我们要紧紧跟上发展形势,牢牢把握正确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学校育人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继续教育办学实力,加快构建学校继续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加强继续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贯彻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继续教育规律适应在职学习特点,强化继续教育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全面加强继续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和各类网络阵地建设,丰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提高继教思政和终身德育水平,增强继续教育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扩大学校的教育影响、社会影响,服务武汉市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

开辟实施途径突出重点特点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第一,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善用社会大课堂。第二,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资源和平台优势运用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环境等方面的创优成果第三,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开齐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第四,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教材选用相关要求严格选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第五,严格选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高标准,按照优中选优原则,择优遴选思政课骨干教师。

(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第一,修订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第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宪法法律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第三,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学各环节必须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严格审核教师资格授课内容、教材教案等。第四,专业课将知识传授更新、能力培养提升与价值引领做到有机统一。第五,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育人目标,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第六,改进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学习宣活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继续教育学生成年、在职、非全日制学习、教学点分散、人员难以集中、工学矛盾突出、家庭负担重等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作为继教思政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形式。

1.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用好国家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建好学院网站、学习平台。加强新媒体矩阵建设,规划建设好市民大学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构建网络育人工作新格局,打造良好的网络舆论场和网络生态圈。

2.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完善供给机制,提供靶向服务,鼓励师生发挥所长,创作、传播针对性强、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加强图文及视频内容建设。直播或录播视频公开课、思政微课慕课等。

3.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强化对网站、各类新媒体的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开展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加强敏感时期、特殊时段舆情信息分析,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报道和舆论引导。

4.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适应成人特点,打造继续教育网络文化品牌。选树名师“大 V”和学生“网红”等网络榜样,展示“网络名篇名作”,打造“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生达人空间”。孵化网络文化工作室,打造学院专属网络文化 IP。组织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打造精品网络教育项目。

5.加强网络队伍建设。强化学生网络精英团队、辅导员网络教育团队、网络评论员队伍。加强团队培训和指导,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辅导员参加精品微课征集、校园网络名师培育、网络思政优秀作品征集等。

6.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加强学习平台建设,建立学生信息系统,完善督学导学等系统功能,强化学习支持服务,为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四)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1.完善学生工作体系。建立学院、站点、班级和学生联络网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架设桥梁促进师生、学生之间交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思想教育、互动答疑、有效沟通,解决思想、学习、心理、生活等实际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建立学生督学导学制度。组建督学导学队伍依托学习平台,定期掌握和分析学生学习状况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3.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开展先进班级、优秀学员、优秀毕业生等奖学评优活动选树一批能坚持终身学习,能做到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采用线上为主、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坚持自我教育的原则,把握和运用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等契机,精心设计、突出重点、明确主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等,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动员继续教育学生参与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感受校园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开展具有学院特色的文化活动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个人特长、专业特点、工作特色和生活需要,搭建各类交流平台,开展讲座、周末体育联谊赛、行业俱乐部、社会公益服务、市场调研合作共建等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毅力,巩固专业基础提升综合技能专门技能工学结合,学以致用,提高职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促进单位发展、岗位建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情操。

6.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结业典礼等活动。发挥典仪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继续教育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身份感。

7.开展继续教育校友活动。加强校友会建设,关注、跟踪、帮助校友个人发展,增进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激发爱校荣校情感,发掘优秀校友和校友资源,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8.组织参与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鼓励学生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争当“百姓学习之星”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市民大学争创“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学院争创“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

9.加强学生管理与服务。加强管理人员作风建设增强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校外教学点承担学历继续教育学生日常管理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配合学院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落实各项思政教育活动安排,组织学生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日常思政教育工作管理体制。

10.完善学生安全稳定体系。校内培训和市民大学严格按学校要求做好学员安全稳定工作。校外教学点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警处理机制,做好场地、消防、食品、卫生、网络信息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三、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组织保障

1.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学院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统筹系统设计定期分析,研究解决思想政治领域重大问题,协调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党委书记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要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网络,深入一线联系学生。

2.加强学院党的建设。强化学院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班子建设健全集体领导机制提高议事决策水平。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优化支部设置,建强党支部书记队伍。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着重加强党支部建设、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做好推优入党工作。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学院相关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聘用教师。严格课堂教学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师考核管理,贯彻四有好老师要求,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大对失德教师的惩戒力度,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4.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明确辅导员、班主任职责,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活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学生学习督导服务等工作班主任由各校外教学点根据班级建设需要选聘配备,负责各学生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加强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管理、考核制度。鼓励辅导员针对终身德育、继续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媒体背景下的继续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理论研究。

5.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校外教学点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相关政策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行政、教学、后勤、财务等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6.建立评估督导机制。学院对校外教学点教学组织实施、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指导和管理定期组织教学点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教学点设置、检查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与思政课程学业成绩评定挂钩。

综上,我们要通过深化继续教育思政工作,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继续教育体系职能,提升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质量,全面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履行城市大学职能职责,立足武汉,服务武汉,为构建武汉市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