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特色的高校思政工作品牌

发布者:李银霞发布时间:2022-04-11浏览次数:2685

人工智能学院  姜苓

2016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要做到举旗定向有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信念。大学,是历久而弥新的。习近平主席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认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做好三种“人”,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要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随着高校学生的入学年龄层次逐渐低龄化,第一批00后学生已经加入到大学校园,他们不仅思想活跃、主动性强、创造力高且伴随着开放性文化氛围和网络市场的冲击,新一代大学生更是个性鲜明的一代,在对这一批青年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下高校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做什么?有无成效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需要打造教育精品,出精品才能有实效。当代大学生的代际特征有(1)大学生的人生观:积极且多元;(2)大学生的发展观:创造且现实;(3)大学生的消费观:理性且超前;(4)大学生的人际观:平等且包容。针对学生的当代特征,打造有高校特色的思政工作品牌非常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党建引领不松懈

习近平对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指示说道:“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坚持把方向、做决策、抓落实,把围绕中心、服务发展。贯彻始终,把立德树人、服务师生贯穿始终,把打造品牌、凝心聚力贯彻始终,不断提升党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高校抓党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重大:一是确保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变,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三是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坚强领导力量。四是保持高校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在师生中当先锋作表率。

1.教育活动求特色

结合学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特色,“规定内容抓落实、自选动作抓结合、品牌活动抓特色”的推进思路,组织开展“VR智慧党建”等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渠道进行外媒报道等。

2.内外协同塑品牌

推动党支部与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单位的党组织签约结成“党建共同体”推动支部工作有机融入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全过程,激活了组织细胞,调动了内外资源,坚定了工作信心,全员重视党建、参与党建、依靠党建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3.聚焦分类强质量

对学生党员进行分类管理,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身兼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一般学生党员、流动党员。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党员进行分类管理,有利于学生党员自身发展,同时能更好地促进学院学生党员党建工作。

4.聚焦短板强活力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深入实施发起一场“凳子革命”,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构建一个“初心”读书角,学习风景这边独好;建好一个学术活动公告栏,敞开学术交流大门;完善信息载体功能,打通服务师生“最后一厘米”;送去一次深夜问候,助力学子考研梦想;倡导每天微笑服务,送师生一片温情暖心。

5.聚焦主体强使命

开展党支部创新建设答辩和党支部书记述职,有目的地给支部书记压担子、给任务,总结支部书记抓支部工作的经验、做法和成效,认真分析支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支部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举办开展党员政治生日会和“为党员点赞”等主题活动,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身份意识、使命意识。

二、品牌打造有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培育是指利用特色资源,浓缩与整合教育理念、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在鲜明特色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并在“两课”教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打造为学生接纳和喜爱、时效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项目。它主要包括品牌课程、品牌活动、品牌载体、品牌队伍等方面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培育是针对高校师生开展的具有特殊导向的工作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培育的开展路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依托高校思政教育方向,明确品牌定位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有序历来都是师生开展校园学习、生活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适应社会形势要求,满足大学生群体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做到重抓宣传教育,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与途径,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2.围绕高校教育对象特质,制定品牌规划

结合当今大学生的特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规划,应当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持续性个可操作性的原则,既要遵循品牌成长规律,又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既要着眼提高知名度,又要着眼提高美誉度。

3.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品牌创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增强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及时发现不良风险与苗头,妥善解决思想障碍,有效预防学生思想不良状态。听取并采纳师生喜闻乐见有的方式方法,开展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常规活动精品化,特色活动系列化,让活动有反响、有价值、有体现。

4.紧扣学校特色,塑造品牌文化

在新形势下,高校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从“重形式”向种效果转变,集中人财物等一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力建设一批覆盖广、质量高、吸引力大、教育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以品牌统揽教育活动、承载教育信息、来吸引广大学生,进而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量少优质、进脑入心。将一成不变的安全说教做成生动有趣的宣教,高效利用学生主观能动性打造出了有品牌特色、有创新意识、有实际效果的高校思政工作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培育是新时代下的新尝试,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实做透做出成效的重要举措。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培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到在教育理念上转变、在形式上创新,打造出有高校特色、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向品牌考虑,向名牌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