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周昕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部分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这是习总书记对“四新”建设的重要指示,为高校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这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流行、最前沿、最具话题性的概念范畴。自2016年“新工科”概念率先提出以来,到2018年5月24日,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的倡议,短短几年时间,“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迅速成为高等教育从业者口中的高频词汇,“四新”建设也迅速成为话题中心和研究热点,围绕“四新”建设的研究、讨论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从内涵上来讲,“四新”的“新”不是“新老”、“新旧”的“新”,而是“创新”的“新”,具体来讲,新工科就是“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深度交叉再出新”。新医科作为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要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提升全民健康力。新农科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升级涉农专业,助力打造天蓝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中国。新文科建设则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通过对学科发展和教育内外规律的深入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这里面有四个逻辑牵引着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四新”建设。
第一个逻辑是知识及学科成长规律,这是内在要求。大家都知道,学科作为一个知识体系,在成立之初一直是沿着分科治学的道路在中世纪大学和传统大学中成长发展的,知识在学科范围内不断积累扩充,逐渐构建起学科的研究框架和知识体系。随着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研究对象的不断复杂化,学科发展逐步走向了分化、交叉与融合,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本身就是因应学科交叉融合而生的。大学作为知识和学术的共同体,致力于知识发现和学术创新是其天职和本分,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一定要根据知识的不断更新演进来做出调整,一定要循着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组织办学,这是学科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小逻辑一定要服从学科知识增长的大逻辑,所以必须要跟进“四新” 建设。
第二个逻辑是当前国家高等教育导向要求,这是发展大势。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主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与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曾用“四个变了”来概括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即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变了:由基础支撑转向支撑引领并重;发展阶段变了:由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类型结构变了:由相对单一到类型齐全、体系完备;坐标格局变了:已经冲出国内,在全球格局中谋划发展改革;终其一点,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时代!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及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一流本科 “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行动计划无不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时代已经到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提出是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和创新一招,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我们学校目前虽然是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是面对新形态教育范式的革新,我们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三个逻辑是学校办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自身使命。江汉大学是一所城市大学,由城市举办,服务城市,这是江汉大学的办学定位,也是江汉大学最鲜明的特色。2020年江汉大学第一届党代会确立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的办学目标,因此以服务武汉为己任,支持武汉五个中心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武汉能力和水平,是学校的办学使命和担当。武汉“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学校如何对接发展新动能、产业新体系?我们的老旧专业、传统专业、弱势专业不可能做到对新产业、新需求的有效供给,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对学科专业进行自我革新、优化整合、升级换代!现实情况是,我们学校当前专业设置数量偏多、建设资源分散、无法有效形成集聚优势,而“四新”专业建设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推进学科专业优化升级的契机、一个推进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的契机,我们必须抓住。这也是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的,我们较早地设置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等一批新工科专业,我们整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环境与健康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都是为了推进“四新”专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服务武汉五个中心建设任务的。
第四个逻辑是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的必由之路,这是教改指南。对于教学来讲,“四新”建设的意义在于他在教育理念、质量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提供了一整套区别于传统专业教学的理论范式和行动体系,是对学科专业教学的革命与创新。当前,随着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获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已经进入全面提质升级阶段,面对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推进专业“四新”建设对于引领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教学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四新”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紧跟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不断筑牢教学基础。
2017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致信中指出:“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面对新形势的发展,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江汉大学必须与时俱进,做好“四新”建设,方能不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