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杨光敏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总结和阐述了党的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首次提出和概括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这些精神和建党精神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新起点上,每个中国共产党人都要赓续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根植灵魂、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领导,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赓续伟大建党精神,汲取保持初心、坚定信念的力量。历经沧桑初心不改,饱经风霜本色依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带着这一历史重任,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建立新中国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到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创造了历史性奇迹。认真学习和研究伟大建党精神,我们既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又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还要继续走好前行的路,要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感悟。切实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准确把握历史规律,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胸怀远大理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坚定不断前行的力量。
赓续伟大建党精神,汲取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力量。责任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每一名党员干部要不怕艰险,不计私利,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用“宽肩膀”“铁肩膀”勇挑重担,在新长征路上创造新业绩,书写新辉煌。学习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领会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奋斗前行,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使命感,才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为奋进新征程凝聚精神力量。
赓续伟大建党精神,汲取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力量。一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顽强拼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才使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西方力量优势受到非西方群体性崛起的系统冲击。全球权力从西方向非西方的转移进程日益加速,国际格局出现了力量分化和局部重组的总体态势。学习伟大建党精神,要求我们要客观、全面认识世界变局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征程中,继承和弘扬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要敢于向时代挑战斗争、敢于向现实挑战斗争、敢于向自身挑战斗争,凝聚迎难而上,积极面对并化解风险的力量
赓续伟大建党精神,汲取人民至上、造福人民的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总书记强调:“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对于共产党人而言,“人民”二字重于千钧。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