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服务中心 陈 军
师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是我校为了更好地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聚焦学校发展,为师生解难事办实事的具体举措,是“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重点事项,将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打造我校在服务师生上的新模式,将成为学校一个很好的服务、展示和宣传窗口,成为我们的校园客厅和新的风景线。这里面融合有学校站位的高度、管理的创新、服务的亲民,有事项流程优化与再造等抓手,有信息化建设等支撑,更有校内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协同配合。可以说,师生服务中心集合了全校的资源、智慧与心血,吸纳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和新装备,惠及全体师生员工、各届校友,乃至江大园社区居民。
历经近半年时间,学校主要领导挂帅领办,全程督办,高频率深入工地,现场调度指挥,要求参建单位以“立德树人”为总要求,以服务师生为根本宗旨,以机制、制度建设为重点,整合校园管理服务资源,创新事务服务模式,推进服务理念与服务职能转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致力于打造高效、便捷的师生服务体系,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各部门的协同推进,线上和线下协同推进,软硬件采购和建设稳步推进,从师生服务中心在9月23日正式启用至今,环境优良、设施齐备、服务优质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校师生服务中心的建设相较其他高校的发展现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发展初期的困难,如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磨合,管理和服务的精准度还有待提高,首批进驻师生服务中心的服务部门服务事项有待增加,办事窗口的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困难和问题,还要持续解决。我们还要持续围绕“为什么建”、“怎么建”、“建成什么样”这些目标和问题导向,提出新的问题:我们的管理服务工作,是否已经真正满足了师生的诉求?是否做到了把师生从繁琐的事务中真正解放出来?是否符合“双一流”建设和“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的深刻内涵和要求?校长景新华在江汉大学合并组建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致辞中要求:紧紧围绕师生发展优化服务。打造学校为学生服务,机关为学院服务,学院为师生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领导为全校服务,全校为社会服务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作为全校服务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和保障环节,师生服务中心将持续聚焦“服务”命题,加强思考、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服务凝聚人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要做好服务,首先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学党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要是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筑牢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思想根基;持之以恒推动作风转变,脚踏实地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筑牢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作风根基。我们一线直接面向师生的部门和窗口,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通知》精神,正作风、办实事,着力加强政治建设,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确保各项工作服务精准、温馨、高效。在前期梳理服务事项的过程中,各学院和师生在座谈调研中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管理服务事项要交的材料一个接着一个,要填的表格一个接着一个,“事情都重要,一个都不能少”,一件事情涉及多个部门时,办起来更困难。所以,对我们这样一个服务部门来说,作风问题,关系师生是否满意,反映管理服务能否上水平,助力学校建设发展能否上新台阶。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是改进工作作风的直接体现。服务要用心付出,便捷高效是服务需要做到的第一步,舒心暖心是服务的更高境界。今后的师生服务中心大厅环境优美、设备优良,工作人员着装统一,自助终端服务24小时响应,但前来办事的师生获得感和满意度能否切实提升,落脚点还是在我们的管理和服务上,核心是在我们的作风建设上,作风优良,服务和管理肯定差不到哪里去。
要做好服务,还要把换位思考作为习惯,真抓实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马克思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毛主席强调“实事求是,力戒空谈”,习近平总书记告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靠的就是实干。实干的个人或者团队都有着“等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一股“敢于想、善于思、勇于干”的精气神,正是这样的担当意识、实干精神,引领了担当作为的风气,推动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抵达新境界。我校已经确立了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的奋斗目标。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和服务。为此,我们必须按照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部署,建设一流的场地,提供一流的服务,助力学校一流的产出。当前,我们要主动适应师生服务需求,强化服务意识。尤其是在提升服务师生的质量上,主动思考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彻底消除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师生办事是否还要“来回跑”? 全体师生都在拭目以待。现在从各个渠道获得的师生反馈情况来看,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是师生对各我们工作的现实期盼。师生服务中心要抓住这个契机,主动作为,把了解师生需求常态化,把服务事项流程优化常态化,贯彻好“应进尽进、能进则进”的要求,对符合入驻服务中心的事项要“一网打尽”。
二、服务实现共赢,协同共享“互联网+服务”
要做好服务,还要不断推进“互联网+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信息化思维,不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就难以提高管理服务效能。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智慧校园建设、全校数据治理,很大程度上改进了平台建设、数据共享等方面的问题,较好地满足了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推动了各部门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网上办事大厅已构建初步框架,各部门也有较为成熟的网上办事微服务已运转。但和兄弟高校相比我们的网上办事数量、服务质量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如何优化办事流程从而增加网上微服务事项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工作。
目前有关部门的网上报账、OA系统、网上办事大厅等,都具有解决师生痛点堵点、“互联网+服务”、多部门协同的特点。同时,涉及这些流程再造的单位,都深切体会到了其带来的共赢效果: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行政效能;在实现了规范管理的同时,为师生提供了优质服务,获得了师生的好评。今后,师生服务中心还要进一步按照景新华校长在启用仪式上要求的“方便师生优先、集中优先、网上优先”的三优先原则,积极将涉及各部门联审联办事项的工作流程设计与再造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推进;配合各部门,主动作为以师生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动联审联办事项的流程优化,进一步为师生简除烦苛,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
三、服务永无止境,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要做好服务,还要打好规范管理与优化服务的组合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师生服务中心这样一个服务部门非常必要。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放”、创新“管”、优化“服”要齐头并进,将对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师生服务中心既要立足当前实际,抓细落实各项工作;也要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满足师生对校园服务的各种新要求。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综合改革有待深化,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尚需加强。必须始终坚持依靠师生凝聚发展合力,是我们过去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学校只有服务好广大师生和校友,才能立足武汉,才能服务城市发展。师生服务中心,将打造全新的为师生“一站式、e站式”的服务模式,树立起一个很好的服务标杆,确立了为师生、为基层、为一线服务的鲜明导向,将是学校深化改革的示范区、排头兵和先行者。我们应该继续统筹公共服务资源,无论校内和还是涉及校外的,都要努力实现面向师生的所有服务事项集中办公,力争“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具体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后续工作,实现治理能力提升。
1.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和条件,提高办事效率。一方面是对师生服务中心有关布局进行优化,补充完善有关功能,提高保障能力,如开展服务中心楼宇广播及中庭部分场地影音设施完善,又如加强服务大厅智能化建设,尝试继续引进智能机器人满足导办服务要求等,真正实现服务、展示、接待的功能。另一方面是优化工作流程,健全工作制度,重视上岗培训,加强人员和岗位考核,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加强业务学习,不断优化提升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师生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2.进一步扩充办事事项,放大服务功能。继续开展校内服务事项的梳理,着手准备公开征集更多部门和服务事项入驻师生服务中心,尤其是关联部门较多的联审联办事项力争突破,力争按照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目标要求,真正实现“一站式”便捷、高效的服务。
3.进一步打通各类堵点,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原则上师生各类服务事项都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向师生服务中心集中,继续协调统筹建设线上和线下两个办事大厅的交互,提升线上服务的流程体验,力争坚持集中优先、网上优先、方便师生优先,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4.进一步增强和师生间互动交流,提升服务水平。以视频、海报、画册、折页等全媒体形式,第一时间全方位多渠道为师生详细接待各项业务,让业务指引更直观、更可读。在中心主页和微信服务端提供信息反馈渠道,广泛听取师生意见,邀请师生作为体验官共同深度参与到日常建设和推广过程中,已获得高质量的调研数据,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