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学习

善用大思政课 讲好身边故事

时间:2021-05-28浏览:2311

党委宣传部    范雄飞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江汉大学注重思政课改革创新,构建“大思政”格局,将身边故事融入思政课,加深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战疫战洪战贫的伟大实践,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最鲜活的抗疫事例是最生动的教材

3月3日是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上课的第一天,校党委书记张幸平与2019级平面设计专业的学子一起认真听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涂志明老师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课后与任课老师的交流中,勉励教师要不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育人功能,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武汉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大战大考,2020年秋季开学学校“在战疫中成长,在奋斗中担当”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开讲,引导学生在战疫中我们依靠的是什么?在战疫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在战疫中我们学会了什么?校党委书记张幸平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述了“抗疫实践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这场疫情让我们见证了最肃然起敬的专家,最英勇的白衣战士,无数舍小家顾大家的幕后英雄,也见证了中国速度的又一次上演,中国制造的又一个奇迹和中国力量的阻击防控能力……抗疫实践这堂生动的思政大课用身边的故事、鲜活的事迹和感人的案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 另外6名授课者从不同角度,将疫情防控这本生动的教材融入课堂,引导师生弘扬抗疫精神,彰显使命担当。许多师生表示,当再次看到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听到那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时,眼眶不禁再次湿润,再一次感受到祖国的伟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聂嘉瑶说,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继承与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让青春在祖国大地绽放出绚丽之花。

 2020届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毕业典礼中,校长景新华为毕业生送上“弘扬抗疫精神 开启人生华章”的临别赠言。他深情寄语大家在抗疫中历练成长,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中发扬抗疫精神,保持健康心态,坦然面对挑战,坚定必胜信念,把握自身命运,创造美好生活。2020年秋季开学典礼上,景新华校长讲述抗疫校友的故事带领大家回顾了刚刚闭幕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他从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出发,鼓励同学们勇做新时代追梦人。

     2020年10月22日晚 ,全校7000余名师生在英才广场聆听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6名报告团成员为师生们讲述抗疫一线故事,传递抗疫精神。 化环学院孟志鑫感慨,“他们身上闪耀的伟大抗疫精神鼓舞着我,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我的人生画卷才刚展开,我渴望照着他们的样子来绘就我的人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踏实工作,努力成长为有担当的时代青年。”对这些00后学生来说,是一堂特别的思政课。

 2021年1月,张幸平《抗疫实践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赵兴《疫情大考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范雄飞《弘扬抗疫精神彰显江大担当》3门课程被评为武汉市精品党课。2020年,李腊生教授被评为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9年,陈菲副教授荣获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

实践是拓展思政课内涵的有效途径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遴选一批思想政治工作者担任形势与政策课兼职教师,全体校领导走进课堂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学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涵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等方面。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大思政”格局,拓展思政课内涵。引导教师针对疫情,开展线上教学,促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微课、微电影、微视频、慕课在理论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学实效。支持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改革,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抗击疫情——最令我感动的人或事”主题演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借助智慧教室,助力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不断从中深入领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2020年11月13日,一场生动的思政课在抗疫展进行。江汉大学组织学生进行思政课实践学习。抗疫展,成了抗疫精神和五中全会精神最生动的宣讲地。“对我们党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徐吉说,“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取得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也一定会团结带领我们实现‘十四五’奋斗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经此一疫,我们收获了成长,更加担当。将把个人的人生规划融入国家发展的大规划,将青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接好时代传来的接力棒。” 马克思主义学院宋智轲说。

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我与思政课”系列活动,1.4万余名学生参加“我讲思政课”“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爱国主义演讲比赛”“经典著作接力读----《我读共产党宣言》”等活动。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青马班培养工程、抗疫先进人物宣讲报告进课堂、考察参观抗疫展览馆、武汉市红色基地等,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不断丰富完善。

思政课不仅在课堂讲,也在社会生活中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近年来,师生深入农户社区,讲创新理论,做问卷调研,访乡土民情,开展系列创新实践。去年12月17日,省“百马宣讲团”江汉大学宣讲队一行8人走进“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东西湖区的社区、农村、公园、机关、企业、学校,用心用情开展宣讲。

在柏泉街茅庙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赵兴教授与党员群众展开“圆桌座谈”。他从五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重大意义,讲述“十三五”时期我国各领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就“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深刻领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科学内涵、建设美好家园为建强大武汉增光添彩等方面作了阐释,围绕群众关切的问题答疑解惑。现场互动频频,掌声阵阵。

在柏泉街武汉自勇园艺专业合作社,陈菲副教授深入解读了十九届五中全会背景、概况和主要内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特征,认为汇聚民意、凝聚民智、来自人民的新蓝图,全面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和美好生活,需要靠全体中国人一起努力奋斗。她用百姓视角、群众语言,架起了理论联系群众的桥梁。

在柏泉街杜公湖湿地公园,青年教师陈熙博士边走边讲。他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建议要积极做好柏泉全域旅游规划,发挥好地方优势,谋好事、开好局。地道的武汉话,拉近了距离,活跃了氛围,受到群众欢迎。

宣讲团成员还走进机关、企业、学校宣讲,为全区基层理论百姓宣讲骨干作培训讲座。基层工作者们纷纷感慨,理论宣讲进大队、进农村、进社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人民实实在在的关怀,大家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领会更加深刻,今后要做到先学先懂,真学真用,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切实做好全会精神的“实干家”和“践行者”。

2020年,学校还组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宣讲团,在全校二级单位宣讲20余场省市委讲师团成员在各企事业单位、下沉社区、省市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等宣讲20余场;组建了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在全校及各单位开展宣讲40余场;开展抗疫青年说专题讲座,录制党课微视频10余部,开设思政微信公众平台。鲜活的思政课素材,使学校思政课有声有色,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