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我校召开学科专业建设专题会,就学校整体发展及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进行部署。校党委书记覃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景新华主持会议。
覃道明指出,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刚结束就召开学科专业建设专题会,体现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要研判形势,早感知、早行动,掌握国家最新政策,抓住高等教育发展重要机遇期,对标对表,做好分析研判。要盘清家底,清楚优势和强项,找出短板与不足,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之路。要明确方向,紧紧抓住一流学科建设这个“牛鼻子”,凝练学科建设重点,实行动态调整并形成常态化机制,懂得取舍,善于整合,形成优势。
覃道明强调,要进一步“明定位、明定性”。首先,要牢牢把握建设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城市大学的办学定位。定位是管方向、管长远、管根本的。“高水平城市大学”的定位是由学校的特征、办学传统和发展现实决定的。江汉大学是武汉市举办的高校,于城市办学,受城市哺育,为城市服务。学校由武汉办,就要讲武汉话、做武汉事,围绕武汉、服务武汉。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将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高校优势。”这表明国家要求高校在不同赛道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意味着对高校的评价、对“双一流”的评选和评价有新的要求。江汉大学要更加坚定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这是最现实、最可行的路径。其次,要牢牢把握应用型大学的定性。建设应用型大学是让我们更加明晰自己的发展赛道和方向,更加凸显特色和优势。要全面审视、研究谋划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模式、培养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在学科、专业、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要坚定不移推进“双一流”建设,这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学校的重大使命,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覃道明强调,要加快“入主流、入赛道”。首先,要入地方高校应用型大学发展的主流,办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城市大学。既要遵循高校办学规律,也要更加注重创造、创新、探索,广泛借鉴其他城市大学好的经验和做法,走出高水平城市大学地方性、应用型的新路子。必须围绕城市建设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始终为城市服务,在为城市服务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其次,要“入赛道”,即要走好应用型发展之路。要走在国家对高校分类发展划定的赛道上,进入社会评价认可的体系。围绕办好应用型大学,深入研究和打造应用型大学办学体系,为城市服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遗余力做好应用型城市大学这篇大文章。
覃道明强调,要真正能让武汉“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牢固树立城市与大学互荣共生的理念,科学谋划城市与大学互相融合的战略设计,以实实在在的贡献度赢得城市更大的支持,使大学建设服务城市发展,城市发展带动大学建设。一是人才培养要为城市所需。数量上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结构上专业设置要符合武汉产业发展需要,能力上要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二是科技创新要为城市所用。高水平城市大学必须有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围绕武汉重点产业、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选题”,更要能“解题”,为武汉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科技创新成果。三是社会服务要为城市所谋。社会服务是大概念,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还要充分运用学校所有资源为城市服务,促进城市发展。如学校智库要有所建树,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城市发展重大战略规划等方面不仅要有声音,还要深度参与,做出更多贡献。
景新华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覃道明同志的讲话进一步坚定了学校高水平城市大学的办学定位,进一步阐述了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内涵要求、方法路径、目标追求,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要认真领会,并结合各自工作,抓好落实。对学校发展及学科专业建设,景新华要求,要坚持需求导向,构建符合城市大学定位的专业格局,彰显城市优势,体现城市大学特色。要突出人才导向,完善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要突出高质量导向,打造高水平城市大学的支撑学科。
会上,学校相关学科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学科建设情况。
副校长向悦、刘继延,校“双一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各部门、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各一级学科带头人参加会议。(记者 陈敏英 通讯员 贺念 摄影 何明侃)
编辑 赵明
审核 范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