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简报2021年第18期(总字第18期)

发布者:李银霞发布时间:2021-05-11浏览次数:1482

党史学习教育简报

                   18期(总字第18期)

江汉大学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二一

 

把党史学习教育搬到实地  送到身边

——江汉大学沉浸式党课受师生欢迎

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江汉大学把“党史学习教育”搬到实地,组织师生们到革命旧址、先烈故居去真听、真看、真感受,将文物和史料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让广大党员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信仰的力量。

 5月10日上午,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组织部分师生党员来到蔡甸陈昌浩旧居,重温革命者的生命历程,感受共产党人的信仰力量,上了一堂真实生动的实景党课。 党员教师徐晓晨以旧居内的事迹图片作引,进行了生动讲解,带领师生党员们追忆那段为建立新中国而浴血战斗的英雄历史,并在陈昌浩旧居的天井里重温了入党誓词。“学生党员刘磊表示,沉浸式实景党课生动活泼,更具感染力,能让自己更好地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开拓前行的信心和勇气。学院还对此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进行了全程VR摄像,他将利用专业所学的虚拟现实与智能交互技术制作VR红色作品,再现昔日岁月,让更多的师生党员们也能“穿越”前来,在三维动态实景中实现互动式、沉浸式的体验学习,更好的感受红色历史与文化。据悉,该学院后一步还将分批组织师生赴各革命纪念(陈列)馆、旧址参加学习,并结合专业特点,逐步开展”VR、AI+党建”项目式学习教育模式,使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

5月8日,校办产业管理公司组织全体在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到位于江夏南部梁子湖畔的天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百年党史.红色传承”党史学习教育暨党风廉政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接受廉政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天子山属于武汉市江夏区原保福乡区域,曾是咸(宁)、武(昌)、鄂(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这里丘陵起伏,松林密茂,湖汊交错,蒿草丛生,是一个天然的游击战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保福祠地区的人民,更是具有光荣的革民传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先后走出过项英、葛达、吴多寿、祝隆美、江萍等众多革命先烈。在刻有保福祠地区革命斗争大事记的浮雕前,党总支委员、第一党支部书记曾岚同志结合浮雕记事,讲述了英雄们的抗日故事,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教育广大党员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她要求全体共产党员要树立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广大党员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为革命烈士鞠躬致敬。

 党课除了讲在实地,还能讲在身边。走进江大的食堂,你会看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则则党史百科知识,摆放在餐桌的台签上,张贴在食堂餐桌隔板上,就餐的师生们随时随地就能看到。他们在用餐时放下了手机,品着饭香,嚼着书香。这是江汉大学后勤集团把党史学习教育和防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的新举措。他们充分利用餐桌上隔位就餐的隔板、文明就餐提醒牌,把党史百科知识、英雄人物事迹张贴在隔板上,依托“小餐桌”传播党史知识。让广大师生在安全、文明用餐的同时,学习党的历史,补充“红色营养”,提升道德素养,让食堂成为党史教育的新阵地,成为服务育人的新平台。后勤饮食支部书记赵长久表示:“我们把党史教育请进饭堂,‘端’在餐桌上,让师生在课堂外轻松接受教育,了解更多党的历史,重温英雄故事,更加感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学好党史教科书,修好党史必修课,用好党史营养剂,江汉大学后勤集团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紧扣后勤职工工作生活实际,还推出了“知识抢答”“党史百科”等一系列广泛参与、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让党史教育更加切近实际,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工作岗位上听得到、看得见,让广大教职工在日常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