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与评估中心 孙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之一,指明了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组织管理水平的方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作出的战略部署、提出的明确要求。同样,高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高,必须提升系统化思维方式,才能谋划好本职工作。结合教学督导与评估中心工作职责,坚持系统观念,将有助于构建新时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强调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要从事物的总体与全局上、从要素的联系与结合上研究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找出规律、建立秩序,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用开放的复杂系统的观点、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处置复杂的问题。实践表明,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是组织管理重大工程、重大事业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
一、系统观念有助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
随着高等教育由追求规模发展转到高质量内涵发展,高质量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学校首要任务和整体把握,只有系统思维,才能抓住整体,抓住要害,才能不失原则地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去处置管理中的痛点和盲点。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分为外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外部保障体系主要是政府保障和社会保障,内部保障体系主要指高校自我保障。一是要有系统完善的学校-学院-教学基层组织三级教学质量管理架构,明确学校和职能部门、学院、教学基层组织在构建与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二是要有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基本建设全要素的质量标准,建立更加凸显教学中心地位的质量标准体系;三是要聚焦培养过程关键环节,实施专项教学质量监测,如毕业论文抽检、试卷质量评估等;四是要有教学质量报告和分析报告发布制度,发挥好监测结果的导向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实效性;五是要有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测与信息收集、信息及时有效反馈机制,校院两级多层次多类型的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制度;六是建立基于质量保障监测平台的数据中心、监测中心和闭环运行中心,开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细化、精准化监测与评价,形成“制度保障、过程监测、精准反馈、有效改进、持续跟踪”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闭环机制,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监测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二、系统观念有助于质量监控机制创新
高校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对人才培养相关工作应该进行课程评估、专业评估,在本科阶段的各项教学环节中,做好评估和监控工作。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基本原则,充分理解“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深刻内涵;二是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强化分类评价,切忌“一刀切”和评价指标单一化现象;三是实施同行专家、教师、学生等多元化评价主体和多维度评价体系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四是牢牢把握好评价的初衷,就是坚持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打造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生刻苦读书学习的新时代教育教学质量文化。
三、系统观念有助于教学质量信息使用创新
系统思维就是人们运用系统观点,把对象的互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教学质量信息闭环系统构建,必须关联全要素。一是信息分析。需要及时整理收集各类教学质量信息,并对此做出研究分析,做好评估评价工作,同时将验收结果传递给各负责人,实现信息互通。二是信息反馈。信息反馈体现在对教学单位、教师以及学生三个方面。在对教师的信息反馈方面,可针对课堂编制现场反馈评价表,以供听课人员使用,课后将反馈表及时交与教师手中,让教师及时得到课堂反馈;在对学生的信息反馈方面,可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如校领导接待日,在活动现场集中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设置信息反馈箱,采用不记名形式收集学生意见,定期对学生所反馈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公布在教务网站上;在对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反馈方面,可以直接用“教学督办单”责令回复和整改。三是质量改进。对于课堂现场反馈的问题、教学检查时的问题以及在专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都要及时反馈给对应的教师和相关部门,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水平;要将质量改进的方案落到实处,建立公开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每学院开展年度教学绩效考察,将学院绩效与资源配置相挂钩,设置“以质量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根据绩效综合排名设置奖惩机制,让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化和常规化。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正经历由弱到强的阶段,我们要从系统观念和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过程协调推进,方能适应高水平发展的需求。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对高校健全质量标准、改进评价制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指明了方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强化质量督导评估”的要求。这对全国各类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我们需要更加自觉地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在高校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让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发挥更大的增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