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成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发布者:李银霞发布时间:2020-10-15浏览次数:16542

        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     邹茸

一直以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此次新冠疫情,就好像是一块试金石,检视出了在新冠疫情情况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事实胜于雄辩,回望走过的艰难抗疫路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之所以能够用1个多月的时间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3个月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以及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独具优势的中国制度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无论是党的领导所起的关键作用、思想力量所起的引领作用,还是国家力量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人民力量所起的决定性作用、道德力量所起的激励作用,都无不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与强大生命力。透过“疫情”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如下显著优越性。

  1. 充分彰显了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制度优势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核心力量,是全

    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核心。在当代中国,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样的制度优势,可以防止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分散局面,减少社会内耗。面对疫情来袭,党中央迅速建立统一调动、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迅速将疫情防控工作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全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疫情就是命令。1月7日,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的集中统一领导;1月20日,党中央指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月22日,党中央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提出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总体要求;1月25日,党中央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防控的战略格局。

    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按照党中央的领导部署,深入防疫一线,攻坚克难、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切实筑牢阻断疫情传播的人民防线。在疫情防控最为吃劲、最为焦灼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形成联防联控、人人参与的抗“疫”长城,为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巨大政治能量、社会能量的政党。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这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政治力量。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在每一个社区,党的基层组织都全力维护民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稳定;党员、干部带头落实疫情防控制度措施,带头服务基层民众。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使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迅速落实到位,还凝聚了人心,保持了社会生活的稳定有序。

    二、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命题,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在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要求“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部署尽一切可能千方百计收治患者,根据疫情形势分类指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统筹调配全国优势医疗资源,集中收治危重病人、提前介入轻症病人、密切关心照顾疑似病人,做到关口前移、分类指导、全程介入。在疫情防控中,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努力让每一个病人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政

策,缓解中小企业困难,推动复工复产;党和政府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保障民生,解决人民群众因疫情影响可能面临的实际生活困难,充分体现了疫情无情人有情、人民至上的初心和情怀。

疫情防控,武汉人民作出了极大的牺牲。一个人口上千万的城市不仅面临着疫情的防控,也面临着日常生活的运转。为充分保障抗击疫情的物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物资供给,全国统筹调度、紧急驰援湖北,围绕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确保“菜篮子”和“米袋子”的有效供给,针对居家隔离家庭、贫困困难群体和孤寡老人,基层党组织以社区为单位下沉一线,为每一户居民提供生活物资上门服务,极大缓解了人民群众的心理和生活压力,进一步增强了人民抗击疫情的决心。这些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怀和实践要求。

三、充分彰显了“一切依靠群众”的制度优势

群众路线是我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决胜法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优势体现。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我们迅速集结全国医疗卫生人员奔赴抗疫一线,组织动员各级战线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抗疫斗争的组织保障中。从城市到乡村、从医院到社区、从工厂到学校,全国人民汇集成一股磅礴的精神力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动员优势迅速转化为制度效能,从科学攻关、疾病治疗、疫情防控、后勤保障、舆论宣传以及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立足本职工作、聚焦疫情防控,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之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自觉性,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和政治资源,创造条件恢复经济社会生产,同时开展了一场全民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双线战役。

四、充分彰显了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动员,就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多样方式引导社会成员和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形成推进社会发展或社会治理的合力。在当代中国,社会动员主要体现为党、政府、社会和公众等多个层面的协同参与。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最高层”动员,夯实以国有经济为支柱的“最硬核”动员,紧紧依靠人民达成“最广泛”动员,全国一盘棋实现“最严格”动员

动员的本质是公众认同配合动员理念并产生集体一致行动。人民群众既是动员的对象,也是行动的主体。由于疫情传播的隐蔽性和快速性,除了动员医护人员“逆行”上“抗疫”前线,要求民众勤洗手、戴口罩外,动员最重要的内容是“不做什么”:不出门、不聚集,在疫情严重的地区甚至采取“封城”措施,要求公众采取非常时期的生活方式。这种动员,尤其正处于春节传统假日期间,实施难度巨大,但是人民给予高度信任和理解,服从疫情防控需要,居家自我隔离,社区、乡镇实行封闭式管理,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公共责任的集中体现。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能够取得成功,不仅向世界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使我们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再一次印证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我们要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