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产业管理公司 杨春生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博大精深、常讲常新,在守正出新中不断超越自己,在博采众长中不断完善自己,在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中不断发展自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进展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最新发展,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心,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日益深入人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著作的出版发行,是促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加快走向世界的标志;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他既系统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又注重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具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意义的思想观点;既是党和国家伟大奋斗实践的生动写照,也是强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权威著作;是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鲜明昭示,也是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创未来的鲜活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之学,是时代之学也是终身之学。我们要以更高政治站位、更长历史纵深、更宽战略视野深化理解认识、吃透精髓要义,增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用以指导各方面实际工作,不断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我们:“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新时代呼唤新担当, 新时代需要新作为。结合工作实际,面对校办产业管理公司现状和诸多历史遗留难题,必须要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治理能力建设,充分调动和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努力创造新时代高校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践行初心使命,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政治嘱托和殷切期盼,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党员干部治理能力“一体两面”,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更加自觉学思想、悟思想,不断锤炼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起而行之、担当使命上干在实处,解决问题、破解公司在高校争创“双一流”学科建设创新发展的难题,力争各项工作再创新高。
面对高校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基于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体两面的关系,以促进公司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为基本要求,即在目标导向上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强化党性修养、强化干部纪律约束;在问题导向上抓好组织建设、抓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制度体系建设;在效果导向上突出政治要求、突出工作落实、突出实际成效,将一体化推进的思维贯穿工作始终,推动党建工作发挥作用具体化、内容丰富特色化、开展工作有效化,使党建工作有效的融入公司的创新发展。
校办产业管理公司紧紧围绕公司“提质增效”目标,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以开展“两学一做”、创先争优活动和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公司创新发展保驾护航。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教育,强化制度建设;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塑造“优质服务”形象;三是加强日常工作监督,细实党建管理;四是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凝聚公司发展正能量;五是严格管理制度,实现标本兼治;六是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提升素养、和谐发展。面对公司现状,必须增强党员意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号召全体共产党员以公司“创新发展,服务教学”为己任,履职尽责,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奋力拼搏、积极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提质增效”的改革发展之中,确保圆满完成目标任务。